第四十六章_国宝级学霸无错字精校版下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第(2/3)页

有关的考索和证述,却比比皆是。

        陈寅恪先生无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彩阐释,还是“在文化不在种族”的独到见解,对西域史研究来说都堪称经典,深深让明夏觉得值得再三研读。

        明夏沉浸于看书,没听到广播里通知“比赛结束”的声音,工作人员见她实在专注,不忍心打扰,便一直到郭子豪和褚子仪在她考场门口没等到人,猜到她可能这次又提前交卷了,一路找了过来,才知道复赛结束了。

        反正不急,三个人便在房间里说对一对答案。

        郭子豪试卷写完了,但是没来得及检查,最后一题总感觉哪里不对劲,经过询问,发现明夏和褚子仪试卷的所有答案都一样,便知道到自己应该是丢分了,而且还是因为计算问题,顿时郁闷得忍不住直拍桌,口中不断哀嚎。

        和明夏对了答案,发现两人答得完全一样,褚子仪便松了口气。

        他前面的填空题做得很快,但解答题的倒数第一题和倒数第二题,花了很多时间,差点都没了检查的时间。但幸好,都写对了。

        别问褚子仪为什么这么相信明夏的答案。

        第一,人家初赛和复赛都一样,提前交卷,速度也差不多,水平明显比他高得不是一星半点。@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第二……

        明夏和他答案一样,他不相信自己做对了,还非认为自己做错了,平添难过,脑子有不是有问题。

        同样的,郭子豪的郁闷,也是因为对他俩的实力很信任,才会知道答案的第一时间就觉得是自己做错了,然后才拿笔重算。

        复赛已经比完了,尽力就好,现在的计算不是为了答案的对或错,只是出于对数学的喜欢和研究题目的兴趣,想要弄明白罢了。

        明夏和褚子仪就站在郭子豪两边,你一言、我一语地给他指点思路,等他算完了,才一起离开会场。

        临别前,褚子仪也和明夏加了好友,相约HMO全国赛见。

        “明姐姐~夏哥哥~你这个寒假,闲了没事的时候,随时找我聊啊!啥数学题都行,我就想求带!”褚子仪双手合十,欠兮兮地说道。

        明夏哭笑不得:“到时候再说吧。”

        *

        这边,会馆的学生都离开了,那边,改卷老师们也都拿到了选手的复赛试卷,坐到电脑前,开始了批改工作。

        改卷老师有好几个,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伍晨毅事先给的标准答案作为对照,又一共才两百多份的试卷,就算是为了防止成绩出错,设置了系统随机,每张试卷都由三个老师分别批改,综合考虑成绩,也很快就搞定了。

        成绩很快出来。

        第一名,明夏,一百五十分。

        第二名,褚子仪,一百五十分。

        第三名,高聪,一百四十六分。

        第四名,郭子豪,一百四十五分。

        第五名,王思思,一百四十三分。

        …………

        明夏和褚子仪都是满分,之所以明夏排在前面,不仅是因为她交卷时间早,还因为,解答题的最后一题,就连伍老也只给出了两种解法,她却还另辟蹊径地给出了第三种。

        谁都没有想到,用那个冷门不常见的定理和公式,居然也能做出来这题,还真的挺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

        不过,她能知道那个理论,还成功运用到了题目的解答里,说明了她对高数的掌握已经很不错了,学习时也绝对没有仅仅局限于本科教材,而是博览群书。

        “很不错的小丫头啊,估计,今年的IMO的国家队能有她一员。”一个老师翻出明夏的试卷,看了看她的解题思路和清晰工整的字迹,满意地点了点头。

        另一个老师也凑过去看了看屏幕,示意往下拉,去看明夏解答题最后一题,指着她的第三种解法,语气很是欣慰:“这个理论是真的冷门,有的本科上课甚至都不会提,这丫头却能这么熟练地运用,感觉是个读数学专业的好料子啊。”

        “哟呵,不会是看中了,想提前拉去你们学校吧?”去倒水喝的老师回来了,听到他的话,故意调笑,“那可不行,我也看中了啊。”

        几个老师都是在开玩笑地聊天,但对明夏的数学水平的惊讶和欣赏,还有希望她去自己学校读数学专业的心,都是真的。

        *

        虽然,复赛的成绩,老师们这边已经有了数据,但对于今年省队到底要送几个人去全国赛,在这个人数的决定上,还有些犹豫。

        按理说,最少要三个人,最多倒是没有限制,但哪个省队那么不要面子,哗啦啦地送了一堆去参加全国赛,然后把脸丢到全国?

        因此,不追求人数多,但送过去的人必须水平够。

        去年省队送了六个人去全国赛,一个都没进国家队,今年还没想好要送几个。

        但省队人数并不急着立刻就定下来,反正,依照往年的惯例,复赛成绩也不是立刻就公布的,就还有商量和思考的余地。

        *

        上次,明夏去参加“希望之光”英语风采大赛市级复赛的时候,是明母开车,顶着冷冽寒风在会馆门口等了好半天,又将她接回去。

        这一次,明夏来参加HMO复赛,是明父开车,买了明夏在路上眼馋地看了好几眼的烤红薯,让她开开心心地吃完再坐车。

        两次送她的人不一样,但一样的是,不论是明父还是明母,都没有问过明夏的比赛感受如何。

        明夏注意观察了一下,发觉他们对她的学习日常,甚至是这么多次的比赛,一直是抱着那种“好奇但不敢问”的态度,似乎省怕她不高兴,或者觉得特别有压力之类。

        她甚至怀疑,现在,期末成绩都已经出来了,上次月考的成绩,可能明父明母还不知道。

        终于,在HMO复赛回来后的第二天,明夏忍不住问了,而明父明母的答案也丝毫没出她意料。

        明夏有些无奈,便从月考成绩开始,把自己这段时间做的事,一一告诉给了他们。

        月考成绩全校第一,期末成绩三校联考第一;

        英语风采大赛的初赛、复赛都已经顺利晋级,收到了省半决赛的通知,时间就安排在一周后;

        HMO的初赛早就顺利通过,复赛刚刚结束,感觉题目难度不高,进省队没问题;

        “成邱宇数学奖”的投稿在上个月底就结束了,团队成员是王飞和吴琪琪,论文题目《广义(ω′)性质的一个注记》;

        最近还在准备写新的论文,想要投稿SCI,朋友介绍了首京大学的数学系教授,人很好,主动说可以帮忙修改或者提供资料……

        “爸,妈,我真的心理素质没有那么差,也没有那么朽木不可雕,你们想问的话可以尽管问的。”最后,明夏叹了一口气,眉眼微低,语气有些无奈。

        明母没有说话。

        她感觉自己心被无形的绳子拽了起来,悬着,不踏实,却又忍不住因为明夏的那些话而“扑通扑通”地狂跳。

        缓缓地深呼吸一口气,明母转过头,看向明父,就见他也一脸“我是不是听错了”的不真实的表情看着她。

        明父在家中,一向都是“严父”的威严形象,时间久了,连带着在明母面前,也总是保持着这副模样。

        因此,他此时一脸的愣怔神情,也就愈发显得难得和逗趣儿。

        只听“噗嗤”一声,明母忍不住笑了,心下方才听到明夏的话而引起的不踏实感,突然就没了。

        “孩子他爸,你愣啥呢?”明母拍了一下明父的肩,“这段时间,女儿这么努力地学习和比赛,做爸爸的,不得表示表示?比如买几件新衣服或者出门旅游什么的。”

        穿越前,零花钱啊,或者出门玩啊,买东西啊……这些,都是明夏和家里闹,明父明母才很是不快又“恨铁不成钢”地答应了。

        但现在,明夏的零花钱只用来买喜欢或者需要的书,出门玩耽误她学习,都是他们担心她学习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