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规则_无品通天侯无错字精校版下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规则

第(3/3)页

,平时常备军维持五万人,下辖三个所,所指挥使由将军担任,一所五营,每营三千人,营指挥使一般由偏将担任,一营三部,每部一千人,设校尉一人,一部十队,队有队正,每队百人,最下面是旗,每个小旗十人。

        当然如果是战时,可以临时增加所、营,一个边军可以扩到二十万人,任职大将军就会加上勋位。

        要说战力是边军第一,那接下来待遇最好的就是建邺的京营军了,这是由最初的义军江阴军和钱塘军改编而成的,分成都卫军和禁卫军两军。

        都卫军分成左卫、右卫和内卫,常备军人数在一万五千人左右,设都统领和副都统领,卫内设统领,一卫三营,营设校尉,每营一千五百人,一营三都,都有都正,一都五百人,分成十伙,伙称伙头,一伙五十人。

        禁卫军分为御卫军、殿前军、侍卫亲军三个部分,御卫军常备一万人,分成三个司,一司三营,一营千人,一营四部,一部五队,设队正一人,一队五十人。

        殿前军和侍卫亲军人数不固定,一般殿前军在三千人左右,侍卫亲军不到一千人。

        按照这个编制,夏京城建邺常备军在三万人人左右,都卫负责京城的对外防御,主要驻扎在建邺周边,禁卫军承担建邺内外城的防卫和巡察,这些军队特殊的一点,就是担任指挥使的人一般都是皇亲国戚或者世袭的军官。

        除开边军和驻守建邺的京营之外,夏朝又在每个州建立了属于兵部直接管理的卫军,比如扬州就是扬州卫,潭州就是潭州卫。

        这些卫军虽然隶属兵部,但平时就是驻扎所在州区域内  ,一旦有突发情况,巡察使经过上奏申请可以调动卫军。

        每个地方卫设总兵使一人,有时简称总兵,分成左军和右军,指挥使分别由参将担任,所以也叫左参将和右参将。

        两军均设前后三营,每个营八百人左右,设游击将军一人,一营五哨,每哨一百人,设都尉一人,每地方卫常备军人数一万人上下。

        夏朝在一些不安定的地方或者盗匪发生频繁的区域还单独设了一个承担地方治安的兵种,戍卫军。

        这个军种不是常备军,如地方需要可以自行募集,一般州戍卫军设州指挥使一人。

        分三个营,一营至少有五百人,至多有八百人,设游击一人,这个军种费用全由地方州财政承担,所以有些地方州只有简单的架子,没有兵员。

        但是戍卫军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只有不够安定的地方才有。

        大部分是因为有匪患,扬州、杭州海匪之患,潭州、蜀州那边有苗人之患。

        但像庐州、洛州就没有,荆州、江州则是水军,也没有戍卫军。

        也有一些地方县衙为了维护本县一地的平安,号召大户和一些县内民众自发组建,参加民间非正规军,也叫民团,每个民团几十到几百人不等,一般设把头一人,队长若干。

        民团成员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务农或者从事其他行业,战时直接集合参加战斗。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