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4章 一位道士一座城
第(2/3)页
得大众喜爱的,无一不是因为书中的文笔性和趣味性,封舟选择这本书作为开坛讲法的杀手锏,就是用来吸引广大百姓。
其实他之前有过想法,把《济公传》改编成道士传,用来护佑临安百姓,但是转念一想,这道济和尚在临安的名头太过响亮,有心人很容易听出来,太容易引发因果,为智者所不取。
只要封舟在讲这部作品的时候,将里面的与朝代相关的东西模糊处理,就足够了。
《蜀山剑侠传》当然算讲经,因为有高僧和道士讲经说法的时候,也会常讲些“因果录”一类的因缘果报故事来警示世人。
不管是佛经,还是道藏,里面也有种种精彩的小故事,蕴含着各种人生哲理,事实上,只要向广大百姓们宣传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的,便是一场功德。
而且封舟这一场讲经,采用的是评书的方式,
评书是一门门语言艺术,比相声还讲究说学逗唱,起源于唐朝,兴起于大宋,发扬于市井百姓之中。
但在这个时代,评书的艺术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远没有后世的丰富多彩,封舟所讲的内容,可是才用了后世许多评书大家的的心血结晶,然后再用自己的办法下表达出来。
在封舟的口中,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下一步发展总是出人意料,有着很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人听了欲罢不能。
所以在临安百姓看来,这简直就是大宋朝的爽文,越听越有意思,越听越想听。
等到了那月上树梢,天色渐晚,封舟将镇坛木当做说书人的醒木,轻轻一拍,来了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便施施然转身走了。
台下百姓齐齐哀叹一声,只觉得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哪怕封真人下了讲经台转回后殿休息,聚在丹宵宫的百姓们仍是人山人海,指望封真人能返场再说一段。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听。
这不,封舟刚回到房中休息,来自齐云山太素宫的李云逸带着一众道士满脸怒气的进来,怒斥道:“封真人,这是你们全真教的罗天大醮,贫道不敢多说,但是你在法会上胡说八道,岂非影响我道家在百姓中的地位?你乃是我道门最大的罪人!只怕死后也无颜见到三清祖师,只能去幽冥做一个鬼魂!”
封舟淡淡一笑:“临安百姓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你这不是传法,分明是在说评书,仿效街头艺人博取满堂喝彩,就算众生痴迷,也不过是异端邪说!”
李道长看着闻声而来的道士越来越多,不禁斗志愈加高昂:“贫道本以为封真人是金丹、神宵两派传人,开创的全真派必定领袖群伦,主持的丹宵宫会成为我道家名门正道,封真人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