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欧洲电影艺术_最佳娱乐时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4章 欧洲电影艺术

第(2/3)页

一般蜂拥而去。

  不管组委会方面如何敛财造血,不管电影节背后隐藏的商业元素,现在的戛纳只属于电影。

  当然,罗南不会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短短两天的时间,他接连看了七部展映电影。

  这些基本都是欧洲电影,相比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欧洲电影在北美这个非常封闭和排斥的电影市场上,受众稍微多一点。

  但罗南看过之后最大的感受不是电影有多少商业价值,而是像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跳舞一样,欧洲电影一言不合就脱光光。

  有些尺度比北美的NC-17大多了,甚至镜头中还有赤果果的某些不可描述的器官的特写。

  欧洲的电影艺术,与男女之间那点事永远都纠葛在一起。

  也不怪乎很多人说欧洲电影的整体格局很小。

  罗南大致有印象,前世一部《爱恋3D》凭借其惊人的大尺度情色内容及3D的放映制式,成功的刷新了大众对戛纳电影节的三观;在戛纳首映当天,更是因入场人数太多而推迟30分钟放映,可谓一票难求,排队进场的队伍甚至比高峰时段的纽约地铁还要拥挤。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戛纳电影节的参展影片尺度也一年比一年大。

  同性恋、双性恋、乱伦、S.M……这都不是事,有些戛纳电影节特供的“小黄片”内,直接全程无码直播女性生孩子的场景,简直是无人能敌上天飞的节奏。

  一部影片口味越重,往往越能在戛纳电影节上面引发关注,勾起媒体、观众以及国际看片商们的争论,而争论对一部电所能带来的商业性收益大多超过损害。

  罗南还去参加了墨镜王的《花样年华》和拉斯-冯-提尔的《黑暗中的舞者》的戛纳首映式。

  然后对这个艺术电影节的商业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戛纳,不止通行证可以花钱买,走红毯的和看红地毯同样可以花钱买。

  钱能解决的问题,在戛纳都不叫问题,比如红毯两边容易被媒体和电视镜头拍到的观看席位,一般一等席位需要2万欧元,次一点的1.5万欧元,再差一些的5000欧元。”

  走红毯需要的价格就更高了,基本都在10万欧元以上,如果是戛纳官方赞助商的代言人的话,一般1万欧元就能够搞定。”

  还有戛纳的其他公开活动,比如某些品牌赞助的活动,只需要购买一定数额的该品牌商业,就可以拿到走红毯的机会。”

  其他的像肖邦之夜、闭幕式、或者热门影片的首映式,只要肯花钱,在戛纳都能拿到相应的红毯邀请函。

  这些不是搞地下交易,而是电影节近乎公开叫卖。

  不止是戛纳,威尼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也类似。

  原因很简单,只靠艺术根本撑不起如此庞大的电影节,戛纳电影节举办一次需要2000万欧元以上的经费,主办方不想办法筹钱的话,这个电影节早就完蛋了。

  对于普通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