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3章 转进
第(2/3)页
怕没柴烧,撤往青州府,一则可保全兵力,二则可以拖延孟军北上的步伐,摄政王知道,定然不会怪罪,至于朝中那些言官,如今又不是前明时,摄政王对那些清流,平日里说话那都是当放屁。”
吕逢春沉思好一会儿,还是拒绝了王点点建议,言:“孟浚未必会转而围攻济南,说不定其受不住诱惑,一心想要夺取京师也未可知!”
其实吕逢春心中根本没有孟浚北上后,他要去骚扰的意思,他只想等到天下局势明朗,择强者而仕,吕逢春也派了心腹过去,指天为誓,表明吕逢春绝无虚言,只是可惜的是不论是孟浚,还是赵用平,柏永馥等将,皆不信。
倒也不是说一点都不信,只是数十万大军之身家性命,如何能将信任托付于敌人之手。
直到周军进驻安平,大军转而东进东阿城后,吕逢春如遭雷劈般呆若木鸡,孟浚果然是盯着济南城而来。
吕逢春越想越觉得守不住济南,在思索片刻后,他坐在桌案前,向摄政王多尔衮上疏,言:“臣顿首百拜,谨呈此疏,盖因情势危急,故冒死陈情,乞恕臣之无状。
贼师汹涌,今已夺安平,逼迫东阿,兵锋直指济南,更有孟贼亲督,而济南城中,兵弱将寡,实难匹敌,臣思量再三,权衡利弊,深感济南非久守之道,若勉强支撑,恐徒耗兵力,延误大局,非国家之福。
是以臣之愚见,宜采取迂回之策,避其锋芒,保存实力。拟率部暂撤济南,引军东行,拖延贼军,以待朝廷援兵,待援兵一至,则臣立时反攻。”
写完后,吕逢春长叹一声,随后立遣信使快马加鞭,携书疾驰京城。
在写完奏疏后,吕逢春召集诸将,言明欲撤军至青州府,诸将闻言,喜形于色,除了派来的八旗佐领图乐表示反对外,众将一致赞同。
吕逢春在军议上,义正言辞道:“贼军势力大,今济南万不可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