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多尔衮亲征_南明义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7章 多尔衮亲征

第(1/3)页

山西,大同。

  姜镶自攻克太原后,已全据山西,为了抵御清军,姜镶大肆提拔义军,将这些反清义士分派驻守最外围之关隘,而主力则守卫自己的老巢,大同。

  而在大同的东南部,浑源,广灵,灵丘等地,不仅据险易守,而且威胁北京,对此地,姜镶每城分兵数千,遣派了心腹驻守。

  大同之地威胁清廷腹心,多尔衮绝对不能容忍此地不为所控,因此多尔衮定下两路进军,夹击山西。

  一路由多尔衮亲领,其部为北京城内近乎所有的旗兵,再加上一些汉军旗人,包衣,蒙古兵,这一路约五万人,大军从北京出发,绕至桃花堡,经长宁,攻蔚州,广灵,乱岭关,最后直接进抵达大同。

  另一路,则是拜音图所部,兵将六万由南面回师,从真定府攻井径关,夺阳泉,最后兵围太原,姜镶之乱,对多尔衮而言,只要夺取太原大同,那么其余之地,不说传檄而定,至少平定下来不难。

  多尔衮明白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在拜音图还未开始进攻井径关时,便亲自率军,急攻桃花堡,清军半日破堡,长宁守军皆是义军所编,城小人少,甲械粗糙,在多尔衮的强攻下,坚守不过一日,便被清军所破。

  蔚州城亦然,只有在广灵城下,多尔衮碰到了一颗钉子。

  广灵城守将是姜镶族弟姜攘,城中有精锐之士两千,各乡义军三千余人,共五千余人驻守广灵,姜镶起兵,他人皆有退路,唯有姜家子弟,已经退无可退,降而复叛,再降,无论何人,都得考虑清廷会不会卸磨杀驴,而清廷的信用,显然不足以让姜攘信任。

  广灵城下,烽烟四起,硝烟映照在城墙之上,姜攘血染征袍,城上城下箭矢如雨。

  姜攘立于城楼之上,目光坚定,手中长刀驻于强头,他是姜镶族弟,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既然无路可退,那就拼死一战吧。

  清军环绕城下,气势汹汹,鼓角齐鸣,战旗猎猎。多尔衮亲自督战,山西不定,那么大清也将无路可退,多尔衮发了狠,下令昼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