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9章 监军
第(2/3)页
,必伤大将之心,此时绝不可行此策。”
沈从文又劝道:“大王之威,赫赫战功,众将皆服,只是属下之虑,非为无据,兵为将有,阳奉阴违之事,大王不可不防。”
孟浚闻言缓缓说道:“从文之虑,吾知矣,不知可有策略预防,但不可言轮换之事。”
沈从文不假思索道:“大明时,以文御武,文臣多不知兵也,实乃大忌,大王不如遣派监军,或可防患于未然!”
孟浚闻言不再言语,只是让沈从文暂且退下,孟浚自然知道沈从文的顾虑,他也是站在周军这个势力的立场上向孟浚建言,或许其中有他身为一个文臣对于武人的天然忧虑。
孟浚沉思片刻,暗自摇头苦笑,兵为将有之事,从古至民国,何时消除过,便是连袁世凯到了后期,就算其中大部分是他称帝的原因,可这样一支从无到有,亲手建立起来的军队,最后联名通电,反对袁世凯。
历朝历代遏制武人的方式方法基本上大同小异,或许有的朝代严苛一些,如有宋一朝,按图作战,以文御武,刺字充军,军将的地位被打压到最低谷,虽然解除了武人造反的威胁,可这对武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以至于靖康之难,崖山之祸。
而明朝时在土木堡之变后,逐渐形成了以文御武的策略,这也导致明末的军阀在面对清军的强势时,这些军队溃不成军,没有任何武人形成实际的军阀割据,当然这仅指明廷内部的军将,而非顺军,西军,以及海商出身的郑氏。
明末的军队相比于其他时期,无论是从军队质量还是个人素质上都远远不如唐末,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军阀,而明朝对于防止武人反叛的措施不外乎控制粮饷,以文驭武,遣派监军,不同军队互相监视等等。
孟浚徐徐起身,于王府园林中徘徊,心事重重,思绪纷扰,心中既有所思,又有所虑,孟浚抬眼望向四周,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只见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景色宜人,然而孟浚心事重重,根本无心欣赏,他双手按在庭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