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9章 政议
第(1/3)页
明代以来,历来重农抑商,也许是朱元璋被奸商坑害过了,从开国之初,就对商人大力打压,但是孟浚主导下已经废弃了很多对商人的限制。
如服饰限制,居住限制,职业限制等等,明朝法律规定,商人不允许穿着丝绸等高档面料的衣物,只能穿戴棉麻等衣物,商人也不能住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商人及其后代在一定程度上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因此很难进入官僚体系,这也限制了他们的社会流动性和政治影响力。
虽然这些限制越到明朝后期,愈发宽松,商人居中心,穿锦衣等,世人早已习以为常。
而商人及后代禁止科举,却根本无法禁止,特别是晚明时期,虽然大明律明确规定:对于不事生产,专门从事末业的商人,可直接抓起来问罪。
但是这里面在现实操作中有个漏洞:“不事生产,专门从事末业”。那呢,如果是一边经营土地一边经商呢?如果是一边开设工厂一边经商呢?
商人完全可以买田置地,对外宣布主营收入是土地收入,就成了地主。这样,不管是什么样的商人,都是黄册上的良籍。
只要商人不承认自己是商人,只要有土地,那么就不犯法,是良籍当中的民户,那就可以让子弟参加科举。
而且,商人又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可能最开始就是良籍,只不过经商赚钱了而已,只要家里还有土地,有工厂,就还是良籍。
比如唐寅,唐伯虎,就是典型的商人子弟,其父是开酒楼的,并没耽误他参加科举,高中南直隶的解元。
但是在明面上的法律依然存在,而孟浚主导下的幕府,废除大量限制商人的不平等法律,虽然逐渐转向重商主义,但是如今的幕府中,商政司虽然成立,吏员虽已经逐渐充实,但主官人选孟浚还是犹豫不决,孟浚沉思良久,决定请张着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