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由俭入奢易(第一章)_重生之俗人一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0,由俭入奢易(第一章)

第(2/3)页

起今天是八月三十一日,八月份的最后一天,关工资的日子,于是立刻恍然大悟。

  要发钱了,自然精神旺盛,感觉不到累。

  中午饭,还是延续八月份节衣缩食的风格,一荤一素一汤。荤菜是川菜的招牌菜,回锅肉;素菜是炝炒苦瓜;汤则是豌豆尖鸡蛋汤。王勃觉得有些“寒碜”,一个鸡鸭鱼兔的大菜都没有,但员工们却觉得不错,大家围成一桌,吃得津津有味。

  关于员工们的伙食,王勃和父母,以及自己的小舅母,小舅等人有过多次的讨论。除了他自己,所有人,包括好吃的王吉昌,都觉得以前的伙食太过奢侈,太铺张浪费——好家伙,除了固定的一荤一素一汤,每天还有鸡、鸭、鹅、鱼、兔,各种卤菜、烧腊等一天一换的一至两个大菜,变着花样的整。这是啥子日子啊?四方的县委书记恐怕也就这样了吧!

  所有人都劝王勃,不要这么浪费,一晕一素一汤,三个菜已经很不错了,农村人除了村长,书记家,做生意的,其他人家,哪个敢过这种生活?而像鸡鸭鹅鱼兔这些,自家屋头的人偶尔吃吃也就罢了,所有的员工都要跟着整,再富裕的家庭没得几天恐怕就要吃垮敢(吃破产)!

  父母,小舅和小舅母的劝说,王勃十分的理解,因为就在不久之前,他家也是那种一两个星期也不见得能吃回肉的劳苦大众,自己这样任性随意的大吃大喝,在节俭惯了的母亲,舅舅舅母们眼里实在是有点“惊骇世俗”,享福想过头了!

  虽然理解,但王勃心头其实却不太以为然的。七月份过的那种舅舅舅母们眼中的“县委书记的日子”,其实不过就是他前世工作后最寻常不过的日子。前世的他虽然混得不咋地,但是在吃食上,却比较讲究,也没亏待过自己,基本上是想吃啥就买啥,或者买回家自己弄。

  不过,虽然不以为然,王勃最后还是听了父母和亲戚们的意见,除了在周末的时候加个大菜给员工们打牙祭外,平时的午餐和晚餐,还是一荤一素一汤。倒不是他舍不得,只是觉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活法,强行提升大家的生活水准,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解英,李翠等人就多次向他发出玩笑似的感叹,说她们现在回家,自己家里面的饭现在是完全吃不下去了,哪怕一回家妈老汉儿就去赶场割肉给自己吃。和米粉店的伙食比起来,她们家里面的饭菜就如同是“牢饭”一样,完全没滋没味。

  不想太快的“移风易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自己的“曾嫂米粉”过不了两个月就要走连锁道路,总店的伙食标准一下子提得这么高,以后的分店又咋办?即使不考虑钱的问题,总店的伙食有这么好,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王吉昌和曾凡玉两人的厨艺好,会弄菜,以后分店的员工又谁来弄?如果没有会弄菜的员工难道说还要专门找个厨子给大家弄一日三餐?怕到时候只能以餐贴的形式发下去让员工们自己解决中餐和午餐问题。

  如果以后给分店发餐贴,那就要有个标准,标准从哪里出?自然是总店。所以一开始就不能将标准弄得过高,到时候让自己下不了台。

  而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半个月的“奢侈”伙食还不足以让手下的员工形成习惯和依赖,要是多吃几个月,一旦店里的效益不好——当然,在王勃的设想中这种情况不一定会发生,但是人生都有个起伏,这生意有起伏也再正常不过——,到时候要大家“节衣缩食闹革命”的时候,员工们肯定会有怨怼,心头会不爽,满意感,幸福度“哗哗哗”的朝下掉!

  所以,综合考虑之后,虽然现在已经结束了财务危机,米粉店这头现金奶牛又源源不断的开始挤奶,王勃并未让父母多加一个菜,多做一份汤,仍旧是八月份的一荤一素一汤。

  至于鸡鸭鹅鱼兔这些,就当成是以后不定期的奖励吧,比如那天营业额创了新高,就加个大餐!

  奖励会让员工们感谢,而一旦弄成习以为常的定制,那就不是感谢,而是理所当然了!

  午饭的时候,众人自然把王勃拿来开玩笑。

  “勃儿,今天中午那个女娃娃是你同学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