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章 探针恐惧症_外科教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13章 探针恐惧症

第(2/3)页

越走越远,他和他的学生发明了第一台真正的临床实用型关节镜。

  大多数时候,关节镜比切开手术操作还要方便,一些切开手术达不到的地方,完成不了的操作,关节镜可以轻松做到。

  肩峰成形完成,不多不少,等于将肩峰重新做了一次塑形,活动肩关节,完全没有了撞击。

  后续Bankart损伤及SLAP损伤修复,盂肱韧带断裂的重建,盂唇撕裂的处理,关节囊折叠术、肱骨大结节下移术。

  一系列复杂的手术,不要说在场一众医生看得眼花缭乱,就算是苏南晨,也看得眼花缭乱。

  他惊叹杨平的高超技术,每一个复杂的问题到了他手里,显得极为简单,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需要强大的理论和手术能力做支撑。

  他还惊叹妹妹的配台能力,平时在自己眼里,这个娇气受宠的小妹,现在是他见过的最优秀的器械护士。

  看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次器械递送失误,哪怕是时间上快一点或慢一点都没有,他们没有说过一句话,连一个眼神沟通都没有,却做到了最完美的配合。

  苏南晨十分不解,他们靠什么沟通,怎么就会配合得如此默契,难道靠意识交流?

  这个手术的难点在于,每一个独立手术需要与已完成的、未完成的手术保持协同,最后成为一个有机的联合体。

  如何让修复或重建做到最佳协同,这完全凭借经验,最精密的机器也无法帮助医生来完成这种复杂的协同的把握。

  膝关节多韧带重建的奥妙在于平衡,因为下肢关节最大的特点是稳定。

  而肩关节最大的特点是灵活,他比平衡的要求更高一层次,单单平衡不行,而要相互协同。

  这种手术对经验的要求,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火候、油盐多少、各种配料比例、入锅的时机,出锅的时机,全凭丰富细腻的经验,这些不是靠量筒和天平可以做到的。

  外科医生,也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的掌握,这些恰恰要靠经验的积累,无其他捷径可走。

  对于这些结构的协同,一流的教授也会反复琢磨,在张力平衡上犹豫不决,在运动协同上难以把握,因为太难了。

  手术室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很自觉,与手术台保持距离,职业的素养都有。

  他们看这台手术,就像看杂技,在他们眼里,诸多无法完成的东西,主刀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关节镜手术比人工关节置换相对好很多,因为持续的生理盐水冲洗,让术区始终保重一种高度清洁。

  “不要乱动!一台手术都坚持不了?”

  啪的一声,不知道什么器械,好像还是探针,一闪而过,敲打在第五掌骨上,第一到第四掌骨已经全都被打过了,手已经不由自主的颤抖。

  这个家伙,休息时,斯斯文文,客客气气,做起手术来,六亲不认,作风极为简单粗暴。

  最难的关节囊折叠术开始了,这项技术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到达到目的,十分困难。

  “手不要抖!手术关键步骤,出一点差错,就影响手术效果。”

  杨平的声音有点大,很清晰。

  这种关节囊松弛,靠等离子刀的皱缩已经无法达到目的,只能靠关节囊折叠术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