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章 整点花生米和啤酒_外科教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29章 整点花生米和啤酒

第(2/3)页

  比如,大名鼎鼎的三和大神们,想必没有以医保,也不会有商保。

  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进厂的,一般没有问题。

  那些打零工的,自谋生活的,比如自建小团队装修的,基本上没有医保,更不会有商保,因为没有这个意识,他们家里的农村合作医疗一般没交,城里的居民医保,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凭居住证也可以交,可是这一群工友们很多居住证都没有,他怎么知道去交医保,就算有人告诉他们怎么交,很多也会心痛兜里的钱,不交,自信倒霉的事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

  这些小团队施工,纯粹赌运气,没事大家都好,挣点钱回家开开心心过年。

  一旦发生事故,有经济能力的,伤得不重的,包工头一般会给钱。

  有些刚上班第一天,连名字还没记熟,就摔个腰椎骨折,瘫痪在床,医药费开支巨大,老板自己都没钱,只好开溜。

  有这个救援基金,遇上逃费欠费的病人,医生也不用再吃方便面,每天不用看着电脑上的红色赤字焦头烂额。

  包玉楼还算大气,捐了三千万,关键不是数目,而是他找准了捐款的痛点,说明他很用心。

  全国一年医院逃费欠费的数目在四十亿左右,三博医院每年逃费欠费达四五百万,民政部门给三博医院这方面拨款是几十万,只够零头。

  几乎所有医院的惯例,这笔费用落实到医生头上,扣工资,扣奖金。

  包玉楼捐款,设立这个基金,不管他儿子多么混球,他还是有诚意的,他在用心道歉。

  “看他儿子和老婆的态度,如果态度确实好,还是帮他把手术做了吧?”夏院长说。

  韩主任接过话:“看他的表现吧,病人没有暴力倾向,作为医生,人身安全有保障,自然愿意给病人治病,要是依然如故,那对不起,另寻高明,又不是救命的事。”

  这一天忙得晕头转向,夏院长和韩主任也没跟杨平好好聊聊。

  趁现在有空,韩主任建议到双子楼的天台上去吹吹风,顺便聊聊天。

  是呀,大家猛然发现还在医院的露天停车场呢。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韩主任的赞同,两个老头搞得像年轻学生一样,要跑天台上去聊天。

  说干就干,三人坐电梯直通双子楼的天台。

  天台就是直升机的停机坪,电梯可以直达。

  天台上的空气不错,三人找个地方坐下来,慢慢聊。

  韩主任不知道什么手里还提着几瓶王老吉,一人一瓶,边喝边聊。

  夏院长将最近的一些事情梳理一遍,全是有关杨平的,破格晋级副主任医师应该问题不大,正在走程序,年内解决。

  华侨基金会那边,夏院长已经发了一封正式的邮件给管理委员会,希望基金会建立一个专门的科研基金组,为杨平这边的科研服务,接受杨平科研的定向捐助。

  接受定向捐助,设立一个组,管理委员会一般会同意,因为不涉及其他问题。

  夏院长为此事向省里跑了几十次,说服了领导,同意走这样的途径,如果要重新建立一只基金,谈何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