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章 脑外科属于骨科_外科教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58章 脑外科属于骨科

第(3/3)页

第一的科室之一。

        “他们世界首次分离出糖皮质激素,获得  1950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首次分离出了甲状腺激素,这是人类历史第二个被分离出来的激素;胰岛素和糖尿病的关系就是他们发现的,同样,首次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也是他们杰作——”约翰内森介绍这个重量级科室。

        原来正是他们开创了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让糖尿病不再是绝症,医学就是靠这些充满激情的创新一点一点地推动。

        在古代,肺结核、糖尿病、破伤风等等都是绝症,而阑尾炎、难产也是九死一生。

        走了这么多科室,去过诊室,也去过病房,杨平发现这里很多东西与国内不同,护士们穿着统一的深红色或深蓝绿色的短袖套装,不戴帽子。

        而医生接诊病人都是穿西装打领带,女医生穿套装或套裙,没有看到医生接诊病人时穿白大褂,也没有看到有医生穿T恤、无领衬衫、牛仔裤或短裤。

        这里的就医全部采用预约制,不能现场挂号,也就是没有花钱预约,是不可能见到医生的。

        参观往所有的科室,约翰内森又带杨平去手术室参观,作为受邀前来指导手术的专家,杨平的参观畅通无阻。

        最后,约翰内森带领杨平参观主题大楼Gonda  Building西侧的菲斯家族雕塑园,这里有梅奥兄弟的铜像。

        雕塑园名称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这个雕塑园是以菲斯冠名的,用来纪念梅奥家族。

        这个雕塑园是由菲斯夫妇捐款修建,用来纪念梅奥诊所的创始人老梅奥和将梅奥诊所发扬光大的梅奥兄弟。

        在梅奥兄弟的铜像前,约翰内森邀请杨平一起合影。

        ——

        此时,梅奥神经外科医生办公室。

        “约翰内森医生的导师怎么这么年轻?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有人提出自己的疑问。

        肌肉男医生说:“同龄人,亚洲人,尤其中国人,比我们显得更年轻,能够做约翰内森的导师,恐怕应该年龄有五十岁左右,他只是看起来像二十多岁。”

        对于杨平的年轻,当时杨平在德国做手术的时候,欧洲人也是觉得杨平驻颜有术。

        现在,美国人不可能相信不到三十岁的杨平可以做约翰内森导师,美国的医生培养制度与我国完全不同,高中不能直接考医学院,只能本科毕业后,理工或生物类才能考取医学院,原来的本科4年,医学院4年,一共8年,也就是所有的医生必须至少8年,才能毕业获得MD学位。

        有些人本科毕业后工作多年才考取医学院,年龄更大,所以在美国几乎没有三十岁以下的医生。

        “五十岁?看起来如此年轻?”

        白发医生非常懊恼,自己也是五十多岁,现在却这么老。

        人比人,气死人,也适合美国。

        “你可以推测,临床经验在约翰内森之上,肯定要五十多岁。”肌肉男全凭自己的想象,而且大家相信他所说。

        “我们怎么从未听说过他的名字呢?”另一瘦高的医生问道。

        肌肉男已经受到大家的围捧,所以显得非常积极:“中国很多医生专门研究手术,不发论文,显得低调而神秘。”

        “我刚刚搜到他的论文,有《科学》期刊的,也有其它期刊的,每一篇都是顶级期刊,但论文似乎都是骨科方面的。”其中一个医生表示不同的看法。

        “哦!是这样吗?”肌肉男医生有点尴尬。

        “他怎么写骨科论文,难道在中国,神经外科是骨科的分支?”手里拿着半张手绘图的医生问道。

        不同国家有些专业细分有区别,比如美国的脊柱外科属于神经外科的分支,而我国的脊柱外科属于骨科的分支。

        “是这样的,他们的脊柱外科属于骨科,脑外科大概也是属于骨科。”肌肉男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点点头。

        原来是这样,大家终于明白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