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十三节 城市魅力和吸引力_还看今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卷 第十三节 城市魅力和吸引力

第(2/3)页

要在未来五年内打造成为汉东师范大学。

  这一构想已经获得了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汉东师范学院是整个汉川省规模仅次于汉川师范大学和嘉州师范大学的师范院校,论历史甚至不比汉东师范大学短,只不过由于宛州不是省会城市加之经济实力无法和汉都、嘉州比,所以才会在解放以后发展缓慢。

  但是即便是这样,原来的宛州师专也在1987年就正式升格为汉东师范学院,而且由于学校历史悠久,名气大,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招生规模现在已经突破9000人,接近10000人了。

  按照国家教委学院升格为大学的相关规定,在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规模上已经超过了8000人的下限,目前只是在校研究生的比例还达不到,以及其他一些软硬件设施达不到。

  这些方面汉川省委省政府和宛州市委市政府都在着力解决,力争在2000年实现汉东师范学院更名为华西师范大学。

  除了汉东师范学院外,刚刚升格为汉东理工学院显然更受宛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这个以理、工为主,管理学兼顾的学院,现在招生规模也相当大,在职学生突破了4000人,预计到今年年底就能达到5000人,宛州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要到2008年把汉东理工学院建成汉东理工大学的展望,为此宛州市委市政府将从每年市财政中以专项补贴的名义支持汉东理工学院发展。

  这两所学院都是宛州市重点支持的大学,预计96年将予以这两所学院各1000万的资金补贴。

  并且从1997年—1999年这三年,宛州市政府将分别拨款1500万、1800万、2000万予以支持这两所学校发展,这对于一个地级市政府来说,已经是相当惊人的了。

  事实上这个意见也是当初沙正阳向林春鸣提出来的。

  宛州未来发展最大的短板就是教育和科研,而教育和科研资源往往又是息息相关的,没有充裕的教育资源,科研资源也是无源之水,所以沙正阳极力游说林春鸣要在教育上加大投入。

  虽然汉东师范学院和汉东理工学院属于省政府直管学校,但是它落户在宛州,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汉川全省各地和临近的甘、陕、鄂、豫、湘等省,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宛州,所以不应当狭隘的把眼光只看到眼前这一点。

  这个意见林春鸣也是花费了不少力气才说服了市里边一干人,即便是这样,反对声音最强的孟子辉、阴朝凤等人仍然在书记碰头会和市委常委会上都保留了意见。

  不仅如此,林春鸣还提出了要竭尽全力支持汉东商贸校和汉东卫校才能够中专升级为汉东商专和汉东医专。

  这也是一个相当宏大的工程。

  按照林春鸣在市委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的构想,汉东商贸校和汉东卫校要拿出一个十年计划,力争在2005年之前完成中专升级为大专的这一目标。

  为此从1996年—1998年,宛州市政府将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