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上清宫_寒山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上清宫

第(2/3)页

古神树根系那里走,所以它才会枯,其他地方才会降温。”

  “为什么?”尉迟醒问。

  周海深皱眉思考了很久,尉迟醒都快以为他思考出结果了,然后他动了动嘴唇:“你不觉得你问错人了吗?”

  “我也不知道。”阿乜歆把墙上的宣纸扯下来,举在自己胸前,“这不会是一直掉吧?”

  “或者是一定会出现某些事情,让它从这里,”阿乜歆指在最低点,慢慢移向最高的地方,“回到这里。”

  尉迟醒看了一眼楼上,再往上走需要钥匙,一把在太辰皇帝李慎的手里,一把在国学的天下大学士手里。

  上面是历代前朝的记录,如果阿乜歆的猜测是对的,那么一定会有蛛丝马迹藏在纸页之间。

  但尉迟醒认为现在不太应该去触李慎的霉头,也没法和那位除了教书授课之乎者也外什么都充耳不闻的大学士讨要钥匙。

  “云雾重楼里有天象观测相关的书卷吗?”尉迟醒问周海深。

  周海深其实也希望有,但天象观测属于星算下的分支,是他们闲来无事的时候做的记录。

  靖和开国至今的记录放在这里,是因为星算的人愿意放在这里。

  更久远的资料,也许存放在星尘神殿里。如果不在,那也绝不可能流于世间,被云雾重楼所收录。

  “火,全都去到冰山下,”尉迟醒仿佛找到了灵感,“冰一定会被烧化,这样举世皆惊的事情民间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传说。”

  “周大师!”尉迟醒突然抓住了周海深的手,却在虚影里捞了一把空,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恍然大悟后的兴奋。

  “您阅卷无数,有没有哪个时期的唱本里,主角们身世凄惨总爱因为幼年发洪水?或者救世的英雄故事里,人们总在各种水灾里被救?”

  “有……”周海深经他这么一说,记忆里到浮现出不少故事来,“那在一千多年前,具体年份无可细查,不过那也是段兵荒马乱的岁月。”

  尉迟醒饶过几排书架,找到了志怪书籍,他匆忙翻阅看了个大概,从中寻找着关键词:“冰、霜、寒冷,雪……”

  太多了,尉迟醒放下这本,又翻开其他的志怪异闻,神话传说。其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大多与寒冷有关。

  有主神封冻人间惩治罪恶一类,也有天地孕化火焰之灵来挽救世人一类。

  总之,藏在文字和想象下的,其实就是当时的实况。

  “一千四百年前,”尉迟醒把书尾页的时间标注翻开,“这样奇闻异事的书籍都开始写与寒冷有关的书籍。”

  “也是在一千多年前,还有写洪水多发的故事。我想,神树上一次枯萎,应该是一千多年前。”

  周海深没有想过他是这样推算的,他觉得哪里对,又好像哪里不对。

  “大师,你不必质疑。”尉迟醒看出来了周海深脑门上写着的疑问,“这样书,通通不是出自名家大师之手。”

  “我刚刚问您的戏文唱本,也是人们劳累时自娱自乐的产物。”

  尉迟醒指了一下自己面前书架最顶上的那块牌子:“天下大学士将这些书划为民间文学,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即使是想象,也一定与生活劳作息息相关。”

  “因为饱受寒冷,所以才会幻想火焰之灵这类神明,因为惧怕洪水,才会创造挽救他们的英雄。”

  “所有的想象,都是因为有些合理的现实因果和逻辑。”

  而不是官方文学那样,服务于皇室和权贵。当然,这话尉迟醒没说出来。

  阿乜歆给他竖起大拇指,对着他眨了眨眼。

  “知道了上一次各地温度下降,”周海深捻着胡须所有所思,“对这一次又有什么用呢?”

  尉迟醒思考了片刻,脱口而出:“目前没用。”

  “不过至少,”尉迟醒补充道,“可以让您老安安心,千年前已经经历过,海族也尚在延续,您不必如此忧心忡忡。”

  周海深突然想起镜尊位那句不必杞人忧天,当时他只觉得气氛稍稍有些尴尬,现在看来,有可能确实是他想太多。

  “我得回去记下来!”周海深一拍脑门,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