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二章边疆战事点兵忙
第(3/3)页
话,群情激愤,纷纷高呼:“保家卫国!决一死战!” 那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仿佛要冲破云霄,让远处的敌人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决心。
点兵的过程紧张而有序。每一名士兵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包括武器装备是否齐全、身体是否健康等。对于那些装备不足的士兵,杨林立即下令从军中仓库调配;对于身体不适的士兵,则安排他们在后方调养,同时从预备役中挑选强壮的士兵补充进来。在点兵的间隙,杨林还亲自走到士兵中间,与他们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勇敢作战。他的言行举止,让士兵们感受到了将军的关爱和信任,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作战的决心。
在点兵的同时,杨林还安排了一支侦察小队,深入敌境,打探羯族大军的具体情况。侦察小队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他们熟悉塞外的地形和风俗,善于在敌后行动。经过几天几夜的艰苦侦查,侦察小队终于带回了重要情报:羯族此次出动了五万大军,先锋军由其猛将阿古达率领,擅长骑射和突袭;而其主力部队则携带了大量攻城器械,看样子是准备对北唐的防线发起强攻。
得知这一情报后,杨林深知局势更加严峻了。他再次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一方面,加强防线的防御力量,在险要地段设置鹿角、壕沟等障碍物,阻止羯族骑兵的冲击;另一方面,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绕到敌军后方,袭击他们的粮草辎重,打乱他们的作战部署。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羯族大军的到来。几天后,羯族先锋军率先抵达北唐防线。阿古达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身披重甲,手持长刀,站在阵前。他望着眼前坚固的防线和严阵以待的北唐士兵,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在他看来,北唐的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无法阻挡羯族铁骑的冲击。
“杀!” 随着阿古达一声令下,羯族先锋军如潮水般向防线涌来。他们挥舞着长刀,口中呼喊着口号,气势汹汹。北唐士兵们毫不畏惧,纷纷拉弓搭箭,向敌军射去。一时间,箭如雨下,羯族士兵纷纷中箭落马。但他们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疯狂地向前冲,试图冲破防线。
杨林站在城楼上,冷静地指挥着战斗。他根据敌军的进攻态势,不断调整着防御部署,哪里的压力大,就迅速抽调兵力支援哪里。在他的指挥下,北唐士兵们紧密配合,一次次击退了羯族先锋军的进攻。阿古达见久攻不下,心中大怒,亲自率领一队精锐骑兵,向防线的一处薄弱点发起了冲锋。
这队骑兵犹如一把利刃,直插北唐防线。北唐士兵们虽奋力抵抗,但仍渐渐抵挡不住。就在这关键时刻,杨林果断下令,派出一支预备队,从侧翼对羯族骑兵发起攻击。预备队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冲向敌军。他们与防线内的士兵形成夹击之势,将羯族骑兵打得措手不及。阿古达见势不妙,只好率领残兵退回本阵。
首战告捷,北唐士兵们士气大振。但杨林知道,这只是一场小胜利,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果然,没过几天,羯族主力大军便抵达了防线前。他们带来了投石车、攻城塔等大量攻城器械,开始对北唐防线发起了全面进攻。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羯族士兵推着攻城塔,一步步逼近城墙;投石车则不断发射巨石,砸向城墙上的防御工事。北唐士兵们在杨林的指挥下,顽强抵抗。他们用弓箭射击攻城塔上的敌军,用滚石和热油击退攀爬城墙的敌人。双方你来我往,互有伤亡,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在激烈的战斗中,杨林始终身先士卒,亲自在城墙上指挥作战。他的身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士兵就士气高涨。有一次,羯族士兵趁着攻城塔靠近城墙的机会,强行登上了城墙。一时间,城墙上陷入了混战。杨林见状,手持长枪,带领着一队亲兵,冲向敌军。他枪法娴熟,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羯族士兵纷纷倒下。在他的带领下,北唐士兵们奋勇杀敌,终于将登上城墙的敌军全部击退。
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北唐士兵们的伤亡越来越大,防线也多处出现了缺口。杨林心中明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防线迟早会被攻破。就在他感到焦虑之时,派出去袭击敌军粮草辎重的精锐部队传来了好消息:他们成功地烧毁了羯族大军的粮草和攻城器械,敌军大乱。
杨林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大喜。他知道,反击的时机到了。于是,他果断下令,打开城门,全军出击。北唐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出城门,向羯族大军发起了猛烈的反攻。羯族士兵们原本就因为粮草被烧而军心大乱,此刻又遭到北唐军队的突然反击,顿时阵脚大乱,纷纷四散逃窜。
阿古达见大势已去,只好率领残部向北逃窜。杨林率领着军队一路追击,将羯族军队赶出了北唐边境。这场历时数日的边境保卫战,终于以北唐军队的胜利而告终。
战后,杨林站在边境的城墙上,望着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只要边疆的忧患还在,他和他的士兵们就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林继续加强边境的防御,训练士兵,时刻准备着应对下一次的挑战。而他的英勇事迹,也在北唐的土地上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