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武大郎做烧酒_天狼诀之偷天换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六章武大郎做烧酒

第(1/3)页

  北唐,一个偏安一隅却有着独特风情的国度,其境内山峦起伏,河流蜿蜒,滋养出无数如诗如画的村落。河花村,便是其中毫不起眼的一个,它静静地卧在青山绿水之间,村民们世代以农耕为生,日子过得平淡而安宁。  武培青,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他家境贫寒,自幼丧母,与父亲武大郎相依为命。武大郎身材矮小,却有着一双巧手,做得一手好烧酒。在村里,每当哪家有个红白喜事,总会请武大郎去帮忙酿制些酒水,虽说赚不了几个大钱,但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小时候的武培青,最喜欢的便是跟在父亲身后,看他忙碌于酒坊之中。那蒸腾的热气,弥漫的酒香,以及父亲专注的神情,都深深印刻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武大郎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深知知识的重要性,闲暇之时,总会给儿子讲些外面世界的故事,教导他做人要本分、善良,做事要勤劳、用心。  武培青自小就展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聪慧,在村里的学堂念书时,他总是第一个背出课文,第一个解出难题。先生对他赞誉有加,村民们也都看好这个孩子,觉得他将来必能有一番作为,给武家带来荣耀。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武培青心中渐渐萌生出一个想法,他不想像村里其他孩子一样,长大后只是继续种地,或是外出做些小买卖,他想继承父亲的手艺,将烧酒这门技艺发扬光大,让河花村的酒闻名北唐。  当武培青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时,武大郎既欣慰又有些担忧。欣慰的是儿子有志继承祖业,担忧的是酿酒之路艰辛漫长,怕他吃不了这份苦。可看着儿子眼中坚定的光芒,武大郎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从那以后,武培青便正式拜父亲为师,开启了他的酿酒学艺生涯。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河花村,他就已经起身,跟着父亲来到酒坊,打扫卫生、准备原料。酿酒的第一步是选料,必须选用颗粒饱满、色泽光亮的高粱、小麦等谷物,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影响到酒的品质。武培青学得极为认真,他跟着父亲穿梭在田间地头,仔细甄别每一株谷物,手指被粗糙的秸秆划破,他也毫不在意。  谷物选好后,便是蒸煮。这一步需要掌握精准的火候与时间,火大了,谷物容易焦糊,火小了,又蒸不透。武大郎手把手地教儿子如何观察火候,如何根据蒸汽的变化来判断蒸煮的程度。武培青目不转睛地盯着炉灶,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他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想着一定要掌握好这门技艺。  蒸煮完毕,接下来是发酵。这是酿酒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需要将蒸好的谷物与特制的酒曲混合,放入发酵池中,然后耐心等待微生物的奇妙作用。武培青每天都会跑到发酵池边,观察谷物的变化,记录温度、湿度等数据,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父亲请教。有时,为了调整发酵条件,他甚至会在酒坊里守上一整夜。  经过数年的刻苦学习,武培青终于掌握了酿酒的基本技艺。他决定自己尝试酿造一批酒,看看成果如何。在父亲的鼓励与指导下,他精心挑选原料,一丝不苟地按照所学步骤操作。  当第一批酒终于酿成,开启酒坛的那一刻,一股醇厚的酒香扑鼻而来,弥漫在整个酒坊。武大郎闻香而来,眼中满是惊喜与欣慰,他端起一碗酒,轻轻抿了一口,只觉入口绵柔,回味悠长,比自己平日里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