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一章两军交战不战来使
第(1/3)页
北唐,四季温润,土地肥沃,百姓安居乐业,都城的繁华喧嚣仿若一幅永不落幕的盛景图。玄冥,冰原广袤,寒风呼啸,生存的艰难磨砺出民众坚韧强悍的性子,马背上的民族逐水草而生,剽悍善射。 两国相邻,多年来靠着互派使节、通商贸易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但平静之下,暗流涌动,边境线就像一根紧绷的弦,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惊涛骇浪。 在玄冥那顶宽敞却透着寒意的主帐内,牛油火把噼里啪啦地燃烧着,将众人的身影映在帐壁上,摇曳不定。赫连拓高坐于上位,他身着厚重的皮裘,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下方一众将领,这些人跟随他多年,在冰原大漠上出生入死,个个都是满脸风霜。 大将拓跋烈性子最急,率先打破沉默,上前一步,抱拳说道:“将军,那北唐分明是欺我玄冥如今遭了灾,才假惺惺地派使者来议和。咱可不能上了他们的当,依我看,直接挥军南下,抢了他们的粮草物资,方能解我百姓燃眉之急。” 说罢,他狠狠一拳砸在掌心,眼中满是凶悍之光。 赫连拓微微皱眉,没有立刻回应。他心中何尝不急,国内这场罕见的暴雪,让无数牛羊冻死,粮食储备见底,百姓们饥寒交迫,孩童的啼哭声、老人的叹息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可开战,真的就是唯一出路吗? 这时,谋士宇文述轻轻摇着羽扇,上前拱手道:“将军,拓跋将军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切不可莽撞行事。北唐国力强盛,地大物博,若真要开战,我玄冥即便善战,可也未必能讨得好处。况且那使者萧禹今日前来,提出的条件看似颇有诚意,开放边境粮仓、共同开发争议山谷,倒也值得斟酌。” 宇文述边说,目光边在众人脸上游走,试图从他们的反应中寻找共鸣。 拓跋烈一听,瞪大了眼睛,满脸不服气:“宇文先生,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咱玄冥铁骑的厉害,他们北唐又不是没见识过。再说了,那萧禹的话能信?指不定背后藏着什么阴谋,等咱们一放松警惕,就给咱们致命一击。” 赫连拓轻咳一声,低沉的声音在帐内响起:“都莫要吵了。萧禹此人,今日在帐中应对自如,所呈的计划书也详细周全,不像是临时编造。但拓跋烈说得也没错,北唐的心思,不得不防。” 他顿了顿,看向负责情报收集的将领贺拔岳:“贺拔将军,近日可有北唐国内的详细情报?新君李逸风上位后,朝堂局势究竟如何?” 贺拔岳上前,从怀中掏出一份羊皮卷,展开念道:“将军,据探子回报,北唐新君初立,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争斗激烈。老将程武手握重兵,威望颇高,一心想要建功立业;文臣林若鸿等人则主张休养生息,发展内政。此次派使者议和,怕是这两派相互妥协的结果。” 赫连拓微微点头,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思索良久后说道:“如此看来,北唐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这对我们或许是个机会。若能利用他们的矛盾,在谈判桌上为我玄冥争取更多利益,倒也不失为良策。可若要开战,变数实在太大。” 宇文述捻着胡须,接口道:“将军英明。当下之急,是先稳住国内局势。那批北唐运来的粮食,若是真能顺利抵达,可解燃眉之急,让百姓不至于饿死。至于争议山谷,若能共同开发,日后收益源源不断,也强过现在拼个你死我活,损耗国力。” 拓跋烈却依旧不依不饶:“将军,万一这是北唐的圈套呢?他们假意送粮,等咱们接收了,再突然翻脸,切断粮道,到时我们可就被动了。” 赫连拓目光深邃,看向拓跋烈:“你说得不无道理,所以在粮食接收之事上,必须慎之又慎。贺拔岳,你多派些精锐探子,沿途密切监视运粮车队,稍有异动,立刻回报。” 贺拔岳领命而去。 帐内一时陷入沉默,众人都在思考着局势的利弊。良久,赫连拓再次开口:“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北唐身上。宇文述,国内救灾之事安排得如何了?” 宇文述恭敬答道:“将军放心,已组织人手在各个受灾之地搭建帐篷,发放为数不多的救济粮。只是粮食实在太少,撑不了几日,若北唐的粮食不能按时抵达,恐怕……”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众人都明白其中的严峻。 拓跋烈长叹一声:“将军,我也是心疼咱百姓,才想着开战抢夺。可如今看来,这其中风险太大,只盼那北唐真能守信。” 他的语气里少了几分冲动,多了些无奈。 赫连拓站起身来,踱步走到帐中地图前,手指沿着玄冥与北唐的边境线缓缓移动,沉声道:“我又何尝不想让百姓立刻过上好日子。这一战,关乎玄冥生死存亡,必须谋定而后动。我们既要做好开战的准备,握紧手中的刀枪;又要与北唐周旋,争取最大利益。各位将军,从即日起,加强军队训练,严守边境防线,若北唐有任何不轨举动,我们也绝不手软。” 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