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北唐文坛渐露锋芒_天狼诀之偷天换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四章北唐文坛渐露锋芒

第(2/3)页

了一首饱含悲悯之情的长诗,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百姓的苦难,呼吁和平,希望当政者能关注民生疾苦。这首诗一经传出,在北唐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仁人志士纷纷响应,为改善边陲百姓的生活状况奔走呼号。诸葛展也因此诗,不仅在文坛上更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更赢得了百姓的敬重与爱戴。  随着诸葛展的作品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他开始收徒讲学,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他的讲学风格独特,不拘泥于传统的教条,鼓励学生们发挥个性,大胆创新,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在他的教导下,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文人脱颖而出,为北唐文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诸葛展步入园林,一袭白衣胜雪,风度翩翩,引得众人纷纷侧目。他微笑着与相识的友人寒暄几句,便寻了一处安静的角落坐下,目光却被园中的一幅画轴吸引住了。那画轴高悬于一座楼阁的墙壁之上,画面中云雾缭绕,山峦起伏,在山巅之处,一柄宝剑直插云霄,剑身上寒光闪烁,似有龙吟之声隐隐传出,透着一股神秘而凌厉的气息。  诸葛展凝视着这幅画,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他自幼习武,深知剑之神韵,而这幅画中的剑,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故事,激发了他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当即决定,要以这幅《画中剑》为灵感,创作一篇惊世之作。  雅集正式开始,众人纷纷挥毫泼墨,吟诗作对。诸葛展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对周围的喧闹置若罔闻。他闭上眼睛,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画中的剑影,那寒光、那气势,逐渐与他心中对剑道、对人生的感悟融为一体。良久,他睁开双眼,眼中光芒璀璨,提起桌上的狼毫笔,饱蘸浓墨,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书写起来。  “《画中剑》:云巅孤剑傲苍穹,寒芒破晓势如龙。千锤百炼锋芒露,斩尽乾坤万里汹。”  开篇四句,笔力雄浑,如利剑出鞘,瞬间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众人纷纷围拢过来,惊叹于诸葛展的书法与诗作。那字体刚劲有力,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与诗中的豪迈之气相得益彰;而诗句描绘出的剑之神韵,更是让人为之震撼,仿佛亲眼目睹那柄绝世宝剑划破长空,威震乾坤。  诸葛展并未停歇,继续书写下去。他的笔触时而奔放,时而婉转,如同在讲述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忆昔铸剑炉火熊,赤膊匠人汗如雨。心怀壮志凝剑魂,精钢化为倚天弩。”  这几句诗,将铸剑的艰辛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让人们看到了匠人背后的汗水与梦想,以及他们赋予宝剑的灵魂。  随着诗作的推进,诸葛展的情绪愈发激昂。他想起自己年少时的抱负,游历途中的见闻,以及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这些情感一股脑地融入到诗句之中。“江湖风雨多险阻,剑影刀光谈笑中。携此神器荡污浊,澄清玉宇耀碧空。”  诗句中展现出的豪迈与担当,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仿佛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江湖之中,与英雄豪杰并肩作战,手持利剑,荡涤世间的丑恶。  书写完毕,诸葛展搁下毛笔,长舒一口气。此时,他的周围早已围满了人,众人皆沉浸在他所创作的《画中剑》的世界里,久久不能自拔。片刻的寂静之后,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诸葛兄,此作真乃神来之笔!书法与诗作完美融合,剑之神韵跃然纸上,堪称一绝!”  一位老友激动地握住诸葛展的手说道。  “是啊,诸葛展不愧是我北唐书圣,这般才情,我等望尘莫及!”  众人纷纷附和。  诸葛展谦逊地笑了笑,说道:“诸位过奖了,不过是这幅画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感悟,借由笔墨抒发出来罢了。”  然而,这篇《画中剑》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诗会结束后,它迅速在北唐京城传播开来,先是在文人圈子里引起热议,大家纷纷抄写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