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见闻(求双倍月票)_我的公公叫康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见闻(求双倍月票)

第(2/3)页

程。”

  除了有十三阿哥连襟这一个关系,伊都立还是珠亮未婚妻的师兄弟。

  舒舒就道:“四爷将这个人挑给爷使,应该是惜才,还有十三阿哥的情分在里头。”

  九阿哥点头道:“估计是吧,反正用谁不是用呢,听使唤就行,真要说起来,伊桑阿也是受牵连,退得早了,要是不致仕,首辅稳稳的,老师那边且有得熬。”

  虽说在朝廷之上,伊桑阿的立场跟岳父索额图并不一样,翁婿人前也是相对多年,可是多了这一重关系到底不一样。

  只看伊桑阿给幼子择岳家,择了“索党”的马尔汉家,就晓得这关系是断不了的。

  受了牵连,也不必喊冤枉。

  舒舒听着,想到了张英。

  本朝文官致仕的年岁是七十,做到尚书、大学士这样的品级,七十就不是上限了。

  只要耳聪目明还没有昏聩,熬到七十几还在任上都是正常的。

  可是伊桑阿跟张英,都是六十出头就以病告退了大学士。

  前者是受牵连,后者也是。

  只因为张英给太子讲学,还兼任了多年詹士府詹士。

  康熙对太子的戒备,是从三十八年就开始升级的。

  康熙三十八年,紫禁城大索……

  舒舒心中很微妙。

  或许这就是帝王,只要有风吹草动,就疑心生暗鬼。

  幸好他们从宫里搬出来了。

  要不然的话,风声鹤唳的,沾上一星半点儿都没好。

  九阿哥也想到了张英,却不是想的张英致仕,而是想着南下的福松:“这都出门一个来月了,应该到桐城了吧?”

  舒舒道:“应该到了,第一次出远门,也不知情形如何。”

  她有些担心了。

  三个弟弟,最大的才十九岁,剩下两个更小。

  就算身边有老成的人跟着,可行船走马的,也叫人牵挂……

  *

  江南,桐城。

  福松、珠亮跟小四富明几个风尘仆仆,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到了张宅外,先入眼就见到了闻名天下的“六尺巷”。

  小小的巷道,两端立石牌坊,上面刻着“礼让”两个字。

  这两个字可不一般,是今上御笔。

  也是因为这一御笔,关于张家“六尺巷”的趣事,也传遍了京城。

  看着连绵不断的院墙,他们就晓得“六尺巷”只有一个。

  别说张家占几尺地,乐意让出宅地供张家扩张宅邸的乡邻,不是一家两家。

  过去码头接人的是张家三爷张廷璐与张家长孙张若霖。

  张廷璐二十七、八岁,比福松兄弟大了一截,很是沉稳的样子;倒是张若霖,十九岁,跟福松同庚,看着活泼一些。

  张若霖是张廷瓒长子,跟胞弟一起在老家读书,已经成亲数年,娶的也是姚家出来的姑娘。

  张、姚两家是世姻,张若霖是长孙,没有例外。

  叔侄两个虽在老家读书,不过早年也是在京城长大,跟福松几个说起京城来,并不见生疏。

  尤其是张若霖,经常收到其父家书,晓得小姑姑这门亲事的由来,是父亲选看好的姑父人选。

  正四品司仪长,已革宗室子弟,八旗举人。

  这身份听着略奇怪,不过亲事内里实惠。

  没想到亲事定了不到一年的功夫,福松就恢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