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顺应民意_问鼎十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顺应民意

第(2/3)页

 反之自己留有余地,表现出了对孔家的宽容,给了孔家一条生路。

  然后再让人一点一点,将孔家在曲阜的那些事情,一一捅出来。

  到时候用不着自己置孔家于死地,天下读书人的口水都会将孔家淹没。

  念及于此,罗幼度也收起了怒容,信步走到杨凝式的身旁。

  咦!

  罗幼度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对于书法,他现在也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杨凝式这横渠四句的字帖笔墨潇洒、纵横错落,委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以他的水平,也就能看出这些了。

  却不知杨凝式的书法本就是当世一绝,史称由唐入宋一大枢纽,是书法界承唐启宋,开宋先声的重要人物,对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宋四家,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今日初听横渠四句,心情激荡,灵感勃发,一蹴而就,写下此生力作。

  因这次感悟,令得杨凝式在书法界本就不俗的地位直线上升。

  这一篇横渠四句的行书,更是直接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相提并论。

  杨凝式看着自己的作品,笑道:“得此佳作,死而无憾。”

  他回过神来,想起先前种种,不免大汗淋漓,忙道:“陛下恕罪。”

  罗幼度道:“你将这副字帖相赠,朕便免了你的罪。”

  杨凝式苦着脸,居然不舍得。

  罗幼度满不在乎地道:“你再写一篇就好了。”

  杨凝式更加难受,再写一篇,说得轻松,真有这本事,那他就是王羲之了。

  “那,让臣拓写一篇可好!”

  杨凝式可怜兮兮地说着。

  “行!”罗幼度大度地说道:“别将朕的真品弄丢便好。”

  见气氛早已带偏,罗幼度来到孔宜、孔瑜面前说道:“朕以为你们身为文宣王的后裔,更应该将文宣王的精神发扬光大。文宣王的精神什么时候是祭祀了?教化才是文宣王的精神所在……”

  “朕暂时收回你们祭祀文宣王之权,望你们能够勿忘初心,发扬文宣王有教无类的精神。”

  “你们什么时候重拾这股精神,朕什么时候将祭祀的权力交还于你们。”

  罗幼度言语真挚诚恳,展现了上位者的宽宏大度。

  孔宜、孔瑜赶忙磕头叩拜:“谢陛下,谢陛下!”

  罗幼度来到了窦禹钧的面前道:“燕山先生!”

  窦禹钧作揖道:“老臣在!”

  罗幼度道:“就由你接任供奉官一职吧!朕相信,当今世上除了先生,再无第二人有资格宣扬文宣王教化之功。”

  窦禹钧犹豫一二,还是决定接下了这个任务。

  这供奉官一直以来都是孔家人负责的,他这个外人接管,必然会有很多麻烦。

  窦禹钧最怕麻烦,有时间处理这些麻烦,不如多上几堂课,多教几个学生。

  但想到横渠四句,想到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让几千人读上书。

  而罗幼度才是那个能够让成千上万人读上书的存在。

  为他分忧,就是为教化做贡献。

  窦禹钧想着自己一大把年纪,也干不了什么别的了,摇旗呐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