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为我大汉,死而无憾_问鼎十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为我大汉,死而无憾

第(2/3)页

百姓,意味着他根本就不打算攻打晋阳城,将百姓迁徙走,便打算撤了。

  一则消息,刘承钧、郭无为所想到的完全不同。

  刘承钧想到的是晋阳安全了,他这个皇帝保住了。

  而郭无为想到的却是没有未来!

  对于北汉的前景,郭无为之前依然抱有一定的希望。

  只要他们守住晋阳城,中原久攻不下,士气疲惫,锐气丧失,契丹还是会出兵的。

  耶律屋质是契丹少有的智谋之士,会在最恰当的时候,选择最恰当的方式登场。

  他们完全可以趁机将失去的土地城池收回来。

  可现今罗幼度毫不拖泥带水,在士气如虹的时候,迁徙百姓。

  契丹所求不过就是一个缓冲地而已。

  罗幼度让出了缓冲地,面对强劲的中原,他们没有理由冒险出兵了……

  结局两厢满意,最伤的始终是北汉。

  北汉本就贫困,再失去诸州百姓,仅靠晋阳城一城,十万出头的百姓,他们能干什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厉害的宰相。

  哪怕是萧何、诸葛亮,也无法用十万百姓,对抗中原千万人口……

  这百姓一旦迁徙成功,北汉就是刀板上的鱼肉,一点发展的机会都没有,就等着给人宰割。

  卢多逊将刘承钧、郭无为的表情看在了眼里,一瞬之间,他明白了罗幼度的心思了。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聚了一句话:“陛下真乃神人也。”

  罗幼度哪有卢多逊想象的那么神奇。

  一切就四个字“先知先觉。”

  郭无为这个人罗幼度对他有很深的印象。

  此人名气很大,大到郭威不敢收他。

  郭无为曾在武当山出家做道士,十年不离武当山半步,好学多闻,达治知变是名动一方的人物。

  郭无为也号称诸葛之才,但相比孟蜀的那些资敌“诸葛亮”,郭无为好歹沾了点边,有一定的真才实学。

  郭威当时在刘知远麾下担任大将,奉命讨伐李守贞。

  郭无为看出郭威是成就大事的人,下武当山后直接登门自荐。

  郭威考验来了郭无为的能力,惊奇万分,甚至暗暗惊恐。

  郭威的佐官也对郭威说道:“公为汉大臣,握重兵居外,若招郭无为这等纵横之士,恐为主上猜忌。”

  郭威于是拒绝了郭无为。

  郭无为容貌丑陋,史称方颡鸟喙,就是巨大的额头尖凸的嘴,有几分猴相,难免自卑。

  他以为郭威以貌取人,气急败坏的跑到抱腹山隐居,坐等明君,一直等到了刘承钧,方才出山。

  郭无为在北汉前期上缴了一份相当出色的成绩,一直是北汉政权的第一把手,也是刘承钧的托孤大臣。

  直到赵匡胤出兵北汉时,郭无为就跟着了魔一样。

  开始变着办法投敌,要投效中原赵匡胤。

  郭无为甚至上演了一处自尽的戏码,说服了刘继元给他兵马率兵出击。其实目的是率兵投降。

  最后阉人卫德贵告密,刘继元派人将郭无为绞死了。

  郭无为一个托孤重臣,为什么一门心思的以各种花样投敌,谁也说不上原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