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远谋不如实利_问鼎十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远谋不如实利

第(3/3)页

进不愿放手,说道:「大帅何必急着离去?可是招待不周,怠慢了大帅?」

        郭进如实道:「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某此来只为助大王平叛,不宜多待。」

        那派吉郎道:「可是大帅若去,叛贼卷土重来又当如何?」

        郭进满脸无语,一时间不知到底谁才是这真腊国的大王,耐着性子道:「大王放心,真腊乃大虞属国,陛下不会坐视不理,但有异样,某定率部再来。」

        那派吉郎心头慌乱,忙道:「既是如此,将军何不留下来震慑宵小?待我稳定局势以后,再做打算。大帅放心,贵部一切粮食……」他想了想,还是咬牙道:「军饷皆由我真腊支付。」

        那派吉郎荒唐,其实并不愚蠢,尤其是经过此次叛乱,他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生及时行乐最为重要,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

        真腊的未来,与他何干?

        只要自己潇洒一生,哪管后人洪水滔天。

        郭进并非莽夫,那派吉郎这话让他想到一个可能,「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真腊国、占城国的动向先后由广州边光范、交趾陈览传到了汴京。

        两封信件前后脚到,通过兵部传到议政厅。

        这种紧急信件议事厅的宰相们都会第一时间处理。

        对于交趾国的事情,诸多宰相是喜闻乐见的,彼此相互道喜,便如过年了一样。

        窦仪、赵普、薛居正、卢多逊、潘美五位宰相都明白一点,未来数十年,南方都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动荡了。

        南海诸国细数起来十几二十个,但真正有一定影响力的唯有三个:真腊、占城、室利佛逝。

        其中室利佛逝居于海岛之上,南海的制海权为朝廷掌控,不足为虑。

        唯有真腊、占城这两个陆地国家,还有脱离控制的机会可能。

        这两个国家情况恰好相反,真腊的文化深受天竺影响,君王昏聩无能。

        而占城国国王颇有远见,但国内文化风气却偏向自由,并不限制百姓的信仰,也不排斥华夏文化,甚至有借华夏文化壮大他们自身的意思。以至于出现了婆罗门教、大乘佛教轮着当国教的奇葩情况。

        现在真腊国重创了信奉婆罗门教的贵族,占城国除去了拥有远见的国王,效仿真腊全方位与朝廷合作。

        这意味着从此刻开始,南海就是大虞朝廷的后花园,钱袋子。

        窦仪问道:「这单马令的王子应该如何处置?」

        卢多逊毫不迟疑地接话道:「他们一行有百余人,除了少数几人多是水手护卫,都是壮力。不如提议发配往倭岛石见银山挖矿?」

        这提议显然是冲着罗幼度的脾性去的。

        罗幼度向来提倡废物利用,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他很少动刀子杀人,而是大度的饶对方性命

        ,然后将他们丢到矿山矿洞卖苦力。

        尤其是现在倭岛上诸多银山、金山缺少苦力……

        赵普瞄了卢多逊一眼,并没有说话,此次宋琪的倒台,他得益最大。论及庙堂势力已经超过了窦仪,只是卢多逊飞速入相,让他即便手上势力暴涨也不敢大意。

        舔狗之间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

        卢多逊的提议很快得到了一致认同。

        但在是否与真腊国驻军上有些拿捏不定,毕竟在儒家文化还没有彻底将真腊的婆罗门教取代之前,贸然行动未必是一件好事。

        潘美看了周边一眼,说道:「某以为值得一试,兵不贵多,一千足矣。只要一切顺利,成为常态。未来真有异样,我们可将战火控制于他国境内,能够确保我国不受战火侵扰。」

        窦仪带着几分复杂的看了潘美一眼。

        他深受武人势大的危害,不想不愿出现武人入相的情况。但他们的陛下却趁着宋琪倒台制造的影响,敲打着赵普,任命潘美为枢密使入相,成为大虞朝廷第一个入相的武将。

        但无可否认,潘美兼之文武,窦仪挑不出半点毛病。这有一就有二,指望文人在太平年代压过武人的路,无形中给堵死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