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父子_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父子

第(2/3)页

开了家名为春和盛的山货行,做的就是山货生意。

  夏元璋也是耐心,想着朱家人第一回来关东,解释道:“关东这地方大着呢,棒槌也都是长在深山老林里,有专门的的参客做这门生意,很难找,要不然会那么值钱?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都是以前的事了……”

  说着话,他们走到了火车站外的马车聚集的地方,夏元璋来时就给元宝镇发了信,想着自己的老父亲会来接自己。

  朱家人则是很小心,牢记着三江口元宝镇放牛沟的地名。

  正四处张望着,一位老人老远地疾步过来,玉书见了,拉拉父亲的衣角说:“爹,爷爷来了。”

  夏元璋听了忙抬起头,见父亲夏老爷子已快走到跟前,父子俩四目相对,夏老爷子一把抱住儿子说:“元璋,可不敢哭!你的信我收到了,什么都别说了,回家。”

  夏元璋此时真绷不住了,失去了两个亲人的痛苦一路上被他深深的埋在心底,眼下见了自己的父亲,堂堂男子汉,瞬间哭的和一个泪人一样。

  朱传文在旁边看着,心里默默念着:“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受欺负。”

  袖子里的手不住的捏了个拳头。

  夏元璋哭了一会儿,看着妻子也眼含热泪,肯定,妻子会比他更痛苦。

  双手迅速擦干自己的泪珠,深吸了一口气。好言安慰着自己的妻子。

  刚刚那一下真的埋心里太久了。

  日本人太歹毒了,旅顺城的见闻当时差点击碎他的内心。这在妻女面前强撑着,才没敢露怯。

  突然夏元璋说道:“从今以后,小日本就是咱老夏家,不,咱大清的仇人了,这笔账一定得记住,世世代代地记住!”

  朱传文听见这话有些腹诽,清政府都无力管辖,两个强盗在自家院子里打了起来,院子主人却恬不知耻的画了圈,还起了个中立区的名字。大清看来不认这个仇啊。

  夏老爷子也是老泪纵痕,也不住的自责。

  当年要不是他也看在夏元璋丈人和李中堂的一点关系,想着儿子会将生意做大,也不至于让儿子在旅顺见识那人间地狱,还好,儿子一家全乎的回来了。

  抚着儿子说:“唉,是些畜牲,这个仇早晚得报!不说他们了,说说你吧。你来得正是时候,我老了,干不动了,咱们的春和盛你就顶起来吧。”

  这是给儿子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以后就在三江口这一亩三分地儿就好了。

  自己老了,真怕再受什么打击。

  一边的玉卿、玉书乖巧地叫道:“爷爷!”夏老爷子点头说:“哎,好孙子、好孙女,都这么大了。上车吧。”

  夏元璋释放完情绪,这才想起来,指着朱家人说:“爹,我还有几个伴儿,是咱元宝镇放牛沟的。这个朱家老大可是我们夏家的恩人。”

  这就是朱传文?夏老爷子也在儿子的来信中知道,正是因为这位朱传文,自己儿子一家人才能保全,说着就要行一礼。

  朱传文跳着躲开,“老人家,恩人一事不用再提,我也就是将自己知道的消息告诉夏掌柜而已。”

  夏老爷子口中称赞着好孩子,就要扶着传文娘上车。

  正巧,一个戴大狗皮帽子的壮汉过来说:“老爷子,我正好去放牛沟,顺道捎个脚吧。就不麻烦你们了。哎,你们娘们儿,上车吧。”

  大汉包的严实,但朱传文从眼睛就看出了这就是自己的便宜父亲。

  这具身体因为没有练好八卦拳,挨揍的次数可不算少,这双眼睛深深的被记在心里。

  但他也没声张。

  不过想想,自己这个爹还真是小心,黑龙江将军忙着捞钱,可不管这个通缉犯。

  转头,对着夏掌柜说道:“夏老爷子,夏掌柜,分别是为了下次的重聚。正巧,这位大叔就在放牛沟。就不麻烦夏老爷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