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想修筑铁路的两个人_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想修筑铁路的两个人

第(2/3)页

白音提布的牛羊也就价值8、9万银元,说出来确实少,但是再加上猎人的欠账可就多了,这钱就这么一直挂着,一边是猎人从枪炮厂拿枪送去了朝鲜,一边是拿枪送去了草原。

  这不是和没说一样吗?!朱传文看着聂士则,你个浓眉大眼的,还拿我寻开心不是,猎人下属的产业普遍盈利能力不高,再加上情报奖励制度,每年都会从汉耀的成本运营中走一部分钱,此时让猎人还钱,后续与物理研究所的那几个无线电项目怎么办?

  “冶金那边呢?”朱传文没顾上生气,而是朝着毛光廷又问道。

  “给美国钢铁的钱已经支付了定金,这事关汉耀最大冶金厂,汉耀鸭山冶金厂的建设。”毛光廷说道。

  “他娘的,还真就是没钱了呗!”朱传文忍不住报了粗口,制度是他立下的,现在每年有着计划才有着资金,到了年中,汉耀所有产业都在照着计划稳步推进的时候,还真是很难再从之前的计划资金中抽出钱来。

  “总理事,我倒是想到个好主意。”楚可求说道。

  “说说!”

  “艾隆公司啊!”

  艾隆公司,朱传文想着去年给朱传杰的承诺,头疼的很,说好不动用美国那边的钱的。

  “这事儿……”朱传文正要拒绝。

  “总理事,我的意思不是动用艾隆公司的钱,而是将这段铁路的一部分所有权分给艾隆公司。”楚可求说道,将铁路的所有权分成两部分,但都是汉耀的,就是分了左右兜的意思。

  “你不是知道俄日之间的对美国的资本有多么的抗拒?”朱传文实际上觉得可行,但还是有些觉得难度很大。

  “此一时彼一时,这两天日本人和俄国人关系不好,总理事你再亲自去海参崴,说明艾隆公司其实是汉耀下属的美国分公司,我想安德烈那边不会太过于抗拒的。”聂士则觉得楚可求出了个好主意,帮着说话道。

  “此事容我考虑考虑……”朱传文明显的意动。

  最后,冰城至汉耀港口的铁路卡在了钱上,不过实施肯定是要实施的,大不了先从工厂欠着,等年底的汉耀年会把这部分列入汉耀的发展计划也就可以了。

  理事们的会议结束,朱传文给朱帆的汉耀运输公司发了电文,组织人手先期开展线路的勘测设计,冰城至牡丹江的铁路先暂时修起来,黑省的事儿朱传文还是能做主的,往后,再一点点来吧。

  朱传文在关东,准确的说是黑省的这一小撮地方忙着修铁路,而在京城,还有个人更是牵挂这清廷整个硕大的疆域之中的铁路建设。

  ……

  京城,徐世昌府邸

  “盛大人,此次铁路收归国有是不是太过于激进了?”徐世昌看着面前今年接替自己任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问道,说来盛宣怀可比徐世昌大了十多岁。

  今年(1911)初,载沣摄政的清廷核心其实已经动了让徐世昌卸任邮传部大臣的念头,人选从邮传部左右侍郎李经楚和盛宣怀中选择。

  相比于盛宣怀,清廷实际上更是看重李鸿章的侄子李经楚,清廷也是记仇的,虽说当年因为“东南互保”捏着鼻子认下盛宣怀保护东南地方有功,被赏加太子少保衔。但是实际上,东南互保却是让清廷的地方总督权势大涨,没见之后的李鸿章、张之洞等总督对地方控制力远胜清廷中枢的控制。

  不过李经楚也是没争气,橡皮股票风潮中,个人所有义善源票号周转不灵倒闭,欠下清廷交行280余万两白银,使交行受到极大损失,使李经楚便引咎辞职,算是再也没了和盛宣怀竞争的资本。

  盛宣怀,这个被李鸿章称之为“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的快70的老朽,成了清廷最后一任邮传部大臣,而徐世昌,现在可是清廷中枢唯一一位体仁阁大学士,这可是清代文臣的最高荣誉了,算是位极人臣。

  “徐大人,铁路的修筑必须收回国有,锡良大人的初心是好,但是由私人募集的铁路这些年修了多少公里?这都多少年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