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6章 边角料也有用途_欧皇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36章 边角料也有用途

第(2/3)页

,都比小麦麻烦多了,需要很多的人力。好在不管是古代华夏,还是古代日本,都是不缺少人力的。而日本之所以在这个年代就有1700万人口,和水稻的推广种植,也是分不开的。

  也因为劳动强度大,所以,肝付水子认为,一户农民种植30亩地最好,种植50亩,就有些吃力了。而且,还必须有适合水田的耕牛。

  马林无奈之下,才想出用皮革制作皮甲跟日本大名交换耕牛的想法。却也因此偶然得知了东北有极其丰富的鹿皮资源的消息,收获很大。

  而且,在思考如何兴建北海道皮革厂,用东北人用旧了的破烂皮革加工成皮甲卖给日本大名的时候,马林忽然想到一件事——貌似,那些做皮甲切割下来的破碎的皮革角料,也是有用途的,而且是大用途……

  啥用途呢?可以作为火枪手包裹铅弹的衬皮。眼下,北海国火枪手们在装填铅弹时,多半用油脂浸泡过的亚麻布包裹铅弹压入枪膛。或者,用油纸包包裹铅弹压入枪膛。

  不过,在对外宣传的时候,马林都是宣传使用鹿皮和油脂泡过的亚麻布。为何?因为成本!

  北海国自用的枪弹,很多都是用装定装火药的油纸包包裹着压入枪管内。可是,这种油纸定装技术,是北海国的军事机密,并不随便外泄,也不会对外出售这种油纸包。

  事实上,北海国的油纸是很便宜的。因为,马林在加拿大地区布雷顿角岛有规模很大的造纸厂,还能用鲸油浸泡,加工出大量油纸。

  可是,这些东西马林都是国内自用,不会对外出售,免得增强对手实力。而对手们,也不会学北海国去用油纸定装火药,和包裹铅弹。为啥?因为成本……

  眼下,欧洲人还只懂得使用破布、渔网为原料的蔡伦造纸术,造纸成本非常高。原本历史上,要等到18世纪末,法国传教士蒋友仁潜入乾隆宫廷,偷窃了华夏的造纸术,并用详细的图文,介绍了华夏的造纸术,并寄回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