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零九章藩国反应(求订阅求月票)
第(3/3)页
目前这样的情况来看,大明在地方上的官员,尤其是西南方面的出入境口岸的官员,估计早已被腐蚀的不成样子了。
真的不怪朱宏煜恼火!
一旁的王汝贤闻言,躬身行礼之后开口说道。
“微臣明白!”
对于现在的朱宏煜来说,只要是他下定决心的事情,基本上就不存在办不成的可能。
他要严查烟土走私案件,那所有人便都只能配合。
不管这里面牵扯出来谁,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对于一个开国皇帝而言,所谓的利益集团,根本不能让他让步。
除非站在皇帝的对立面的,是一整个阶级!
那才有可能让皇帝让步!
如果仅仅只是所谓的利益集团,皇帝的意志下达,再怎么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也只有被连根拔除这一个可能性。
等王汝贤下去之后,朱宏煜的脸色却是并没有变好看多少。
表面看上去面若平湖,十分的镇定,让人看不出喜怒,但他心中的怒火却是在不断的翻腾。
“该死,该死,真是该死!”
“一群该死的白皮猪!该死的英国佬!谁给他们的胆子竟然敢往大明贩卖烟土?!”
从锦衣卫和缉私队上交的报告来看,这里面很明显有英国人留下的痕迹。
说句实在的,朱宏煜有些忍不住想要对英国宣战,给英国佬一个厉害瞧瞧了。
英国人,卖鸭片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是很容易触动中国人的敏感神经的。
若非现在大明的主要精力要放在缅甸方向,为将来大明打破马六甲的封锁做准备,朱宏煜还真就有些忍不住想要和英国人撕破脸了。
虽然短时间内,大明不准备和英国撕破脸。
但这次烟土走私案的涉案人员,大明这边是一定不会放过的。
所有涉案的外国人,都要被罪加一等处置。
谁来求情都没用!
……
大明锦衣卫都指挥使周天旭接到了来自朱宏煜的圣旨。
他没有丝毫犹豫的便将圣旨给接了下来。
随后,便是迅速下令派遣缇骑出京,一路前往西南方面,准备按照皇帝的意思,动手清扫西南官场。
至于说后果?
他不在乎!
他周天旭本来就是皇帝手上的刀,皇帝要杀谁,刀便去杀谁。
如果这柄到有了自己的思想,那距离这柄刀被折断也就不远了!
在前年的清道夫行动中,他周天旭就扮演了一把酷吏,前前后后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对他切齿痛恨。
但那又如何?
清道夫行动结束之后,他周天旭的爵位甚至还被提了一级。
有皇帝为他背书,那些官员就算是看他再不爽,也只有腹诽的份。
一队队缇骑出京之后,向着西南而去。
标志性的小飞鱼服,绣春刀,让沿途的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些人的身份。
虽然现在正统的飞鱼服依旧是一种赐服,不是谁都能穿的。
但如今的锦衣卫也是有自己的制服的,黑衣黑裤,窄袖右礽,左胸位置有一块纹绣,绣着一条飞鱼。
以及“锦衣亲军,天子爪牙”的字样!
正是因为那么一条飞鱼,现在锦衣卫的这一身黑的制服,被很多老百姓称为小飞鱼服。
无数人自发的为这些缇骑让路,深深的敬畏着锦衣卫所代表着的皇权。
一位读书人站在路旁,看着缇骑呼啸而过,忍不住蹙眉道。
“这些朝廷鹰犬,行事当真是肆无忌惮!”
“若将来某能入朝为官,定要为这些鹰犬套上枷锁。”
限制皇权,将皇权装在笼子里,是很多臣子的本能。
只要有机会,就会有人试图去做。
即使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做。
就连这些未曾入仕的读书人,也是有着同样的念头。
其实吧,限制皇权并不代表臣子就要谋逆。
君权和臣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
更多的时候,皇权的受限,其实只是双方之间的相互妥协,来营造一个健康的,可以正常运作的政治环境。
避免出现那种因为一个昏君,而祸害整个国家的情况。
因为,如果皇权受到限制,即使出了一个昏君,因为权力受限的原因,国家也能在臣子的管理下,继续井井有条的运转。
这才是较为健康的政治环境!
就像是曾经的前明,皇权就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皇权和内阁相互制衡掣肘。
即使嘉靖修仙,万历数十年不上朝,天启喜欢做木匠……可大明的朝政在臣子的执掌下,依旧没有出什么大问题。
虽然大明的历任皇帝被满清黑的够呛,但嘉靖万历等对朝政不上心也是真的。
虽然朝政的稳定运转有皇帝的制衡和权术的因素,但和大明的政治制度也是不无关系的。
直到出了一个勤政的崇祯。
得,大明亡了!
虽然崇祯勤政的态度没的说,但他的能力也是没法说。
如果崇祯不瞎忙活,大明说不定还能再多苟几年呢。
虽然大明在崇祯朝灭亡,是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诸多因素综合起来所产生的结果。
但崇祯的存在,也是极大的推动了这一进程的提前出现……
这就是典型的一人无能而坑害国家了。
但是,要限制皇权,也要看对象是谁。
想要限制一个开国之君的权力,这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这位读书人话音落下,四周的诸人下意识的远离了他。
虽然现在的大明没有文字狱,不会因言获罪,可祸从口出的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
像是这种嘴上没个把门的家伙,远离他,绝对不会有错。
这名读书人看到了四周其他人的动作,一甩袖子开口说道。
“一众趋炎附势之徒!”
只是,这名读书人虽然嘴硬,但在目光环视一圈之后,却也是钻入了人群中消失不见。
嗯,他全身上下就一张嘴是硬的!
……
南京城内,王家机器厂!
在从黄仲秋手上拿到蒸汽车的设计图纸之后,王家机器厂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蒸汽车的研发进程。
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家的机器厂终于在大明光复四年五月初,终于制造出了第一台样车。
黄仲秋被邀请到了现场为验车进行把关。
嘎吱,嘎吱,伴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机械摩擦声,蒸汽车被人力拖拽入了试验场地。
黄仲秋亲自上前去检查蒸汽车的各项细节。
甚至,他还打开车门,坐到了驾驶位上,体验了一下驾驶感。
片刻之后,黄仲秋做完了对蒸汽车的细节检查。
然后他对着王员外点头说道。
“员外,依我看着蒸汽车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王员外笑呵呵的点头道。
“没问题就好,没问题就好!”
紧接着,王员外便迅速安排了试验。
一名名工人开始生火,并往蒸汽机里添煤。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被烧开,压力阀表盘上的指针逐渐移动到了正确位置,紧接着蒸汽机开始转动。
转动的连轴开始为蒸汽车提供前进的动力!
伴随着一阵阵煤炭燃烧的黑烟,以及汽笛声,轴承连带着充气的橡胶轮胎转动。
在围观人群的惊呼声中,蒸汽车开始缓缓前行。
刚开始速度很慢,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惯性作用,以及蒸汽机的不断运转加压下,蒸汽车的速度开始越来越快。
逐渐从刚开始的比人走路还要慢些,一点点的变成了人小跑着的速度……
一名技术员坐在驾驶室内,有些手忙脚乱的操作者油门刹车离合,以及方向盘,档位杆等。
随着时间的流逝,技术员的操作也是在一点的变得熟练。
在行驶实验完成之后,紧接着便是上下坡实验,转弯实验,以及紧急刹车实验等……
一项项的实验进行下来,王员外脸上逐渐出现了欣喜的表情。
一旁的王家长子也是一脸的激动,指着那辆正在运行的正汽车,对着自己父亲说道。
“我就说吧,我就说吧,蒸汽车一定能行的!”
“一定能行的!”
王员外也是笑呵呵的直点头。
……
ps:从大纲来看,这本书差不多也到后期了。
各位读者老爷对作者的新书有什么建议吗?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