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店_柳情深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店

第(2/3)页

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原先就是两个数学系的学生负责的数据处理已经忙不过来了,兼职的要变成专职的。还有会计、人事、后勤、销售等等。

  何况张蓉的资金进来之后,对时舒的规范经营是有要求和监管的。好在柳依依和俞兰晖对于现代企业制度都不陌生,原来这些设置也都是包含在她们的创业计划里的,如今,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安排出来。

  专职的员工一多,办公场所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柳依依第一看中的当然是A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地盘,一楼不行,二楼也可以。毕竟这里是时舒的大本营。

  在A大的高校资产管理中心,柳依依是个名人,毕竟当年的创业大赛之后,活下来还发展得很好的学生创业企业就时舒这一家。其他的要么倒闭了,要么勉强维持着,还有的见好就收,卖掉了。

  柳依依的时舒成了A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一块金字招牌。在扶持时舒方面,A大也是愿意提供资源的。这次,柳依依想租学生活动中心二楼的一间活动室,作为时舒的固定办公室。租金谈妥,合同一签,柳依依很快拿到了钥匙。对此柳依依的感悟是:只要你足够优秀,自然有绿灯为你亮着。只要利益分配解决好了,没有什么谈不拢的问题。

  俞兰晖坐在二楼自己的办公桌前感慨:“我终于在时舒有一张自己的办公桌了。不用坐在一楼的小包间里办公,每到饭点,还要给人腾地儿。”

  柳依依说:“大俞,你要相信我们有一天会租下这一整层楼,甚至有自己的办公楼。”

  俞兰晖说:“依依,咱俩从当年三食堂的一个档口就咱们两个人,做到今天大大小小十几家店,两百多人,不管未来怎么样,这辈子我都有了向下一代夸耀的本钱。”

  柳依依想起了什么,说:“小明打算考博吗?如果他硕士毕业愿意来时舒,我有位置给他。你看咱们各种菜品的包装材料一直是塑料,这个东西成本虽然低不容易降解,实行垃圾分类以后会是个大患。改进时舒的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