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_汉世祖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

第(3/3)页

上,已能窥到一丝阴影。

        首先便是刘文澎那些所谓不“劳民伤财”的享乐,应该不会有人真以为,全都是少府置办,全都消耗內帑,所有账目清明,所有来源清白.

        多的不说,就提一点,在宫藏之中,世祖时代存有大量从各地搜罗的名酒佳酿,五六十年份的都有不少。或许有些让人咋舌,在整个太宗时代,宫中竟没有新添一坛子酒,仅靠世祖留下的储藏,就满足了太宗皇帝在十四年时间里各种宴会、典礼以及赏赐之用,就这样,等到刘文澎继位,还剩下六成.

        而这剩下的六成,在平康六年春,已然见底了,少府又开始从全国各地采购美酒陈酿了。

        同时,不知道停罢了多少年的“贡酒”制度,又重新恢复作用了,刘文澎并没有下诏,但是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只要是有名酒产出的地方,官府都主动搜罗好酒,以为贡酒进献。

        初时,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基本都是作为试探,但宫中的茶酒使是照单全收。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望风影从者,数不胜数,连车载道的各地名酒,顺着帝国通往诸道的直道,接续不断地向京城输送。

        对于这种情况,朝中当然还有去进谏提醒的声音,然而,朝廷本身就有贡献制度,只是两代先皇克制,不让地方进献罢了(世祖是严令采购,太宗则是用世祖遗产就够了)。

        这件事情,关键还是看皇帝的自制能力和道德水准,而用这两者来考验刘文澎,本就略显荒诞。

        因此,劝谏是没用的,因为皇帝根本不可能听,没有足够的酒,怎么办宴会,起歌舞?

        惹得烦了,皇帝也是会发飙的,理由也很充足,各地贡酒,都是地方官吏百姓一番心意,尔等谏止,是要阻断朕与官民亲近?其心可诛

        另一方面,地方官吏们觐献贡酒,除了讨好皇帝,为仕途增添一份助力之外,更多的,显然是通过这个办法,谋取私利,抑或填平一些财政上的亏空的,这可是“正大光明”的机会。

        如果说皇帝能得的贡酒价值为一,那么地方官僚从中,往往能获得三、四倍的利益,干得过分的,十倍尚且不止,而这些财富从哪儿来,治下生民而已。

        这还只是“贡酒”一项造成的影响!

        由此,也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了,那就是在刘文澎亲政后的这两年,大汉帝国的官场开始浑浊了,吏治再难保持曾经的清明了。

        朝堂之上,权贵们矛盾重重,冲突不断,争权夺利,也越发明显,同时,也尚书令王旦为首的宰相们,更多是只是维持帝国的整体稳定,朝政的正常运转,对于地方,尤其是一些弊端,并不能集中精力或者说没有足够的权威去解决。

        盘根错节的政治利益关系网,导致严重的掣肘,身处其中的人,除了在维护自身利益上能卖力之外,并不能做更多的事情,做了往往陷入泥潭。当然,总有一些满腔热血、一派公心的良臣,但与大环境对比起来,又显得微不足道了。

        因此,平康时代的大汉,整体上依旧处在一个康平的状态,但是,太宗时代那等优良清肃、昂扬向上的政风,却在不断败坏,这种并不显著、悄无声息的腐败,更令人无力,大汉帝国这座庞大躯体上又开始出现各种明显的病斑了。

        这一切,显然就是一个康乐皇帝造成的,至少从太宗皇帝手里接过帝国的刘文澎,要负主责!

        这一场的夏猎,又持续了两日,以皇帝败兴而归告终。败兴的原因在于,皇帝刘文澎所用宝雕弓的弓弦断了,这让人十分心疼,更觉丧气。

        然而,等回到宫城,一则噩耗更让他惊魂痛心,他两岁的儿子,大汉帝国的皇太子刘继业夭折了!

        这些年,刘文澎嬉玩之余,在后宫的耕耘上,也未尝懈怠,上有太后逼迫,下有群臣关心,同时他自己也希望子嗣充盈。

        只不过事情的发展,往往事与愿违,过去的这些年,后妃们实则给他生了两子三女,但多夭折,得存下来的,只有一子一女。

        尤其是皇子,那是杨皇后所生嫡子,份量可想而知。而刘文澎虽然对杨皇后的端庄、严肃感到乏味,但对她生的皇子,可是疼爱异常,取名继业的同时,又于平康五年秋直接册立为皇太子。

        然而,这才一年不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太子,就这么夭折了,即便是刘文澎,也是痛断肝肠,嚎哭不已。或许,就是太宗驾崩时,刘文澎都没有如此伤心过。

        愤怒的天子,可以伏尸百万,伤心的皇帝,也同样危险。悲伤之余,刘文澎一声令下,把坤明殿伺候的几十名宫人全部处死了。

        而太子之薨,其影响必然是深重的,因为帝国的上层权贵们再度发现一个问题,都平康六年了,大汉帝国的皇帝似乎又没继承人了

        或许,只能等皇帝再努力耕耘,再生点?又或许.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