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声势浩大_汉世祖女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2章 声势浩大

第(3/3)页

出钱、出粮,但是对于民力的损耗,可是避免不了的。

  尤其还是在紧要的春耕时节,更重要的,这让刘皇帝联想到了隋炀帝......虽然有些说一套,做一套,有些口是心非,沽名钓誉,但是刘皇帝还是决定尽量节省民力,不要惊扰了民间的正常秩序,尤其耽误了农事。

  哪怕,刘皇帝自己心里也清楚,怎么可能会没有影响,但是,能让他心里稍微好受些,心中的忧虑感释放一些,便足以。

  而改走陆路,旅途辛苦,耗时日久且不说,而实际上的消耗支出,要远大于水运。要备更多的车马牲畜,沿途的人吃马嚼,都不是一笔小数字,只是,比起从沿途征调个几万百姓,专门为天子行船拉纤,看起来要好听一些。

  人往往为声名所累,作为皇帝,则更甚之。

  当然,乐观点看,七万多人的旅行团,这沿途所耗,还能稍微带动一下当地的经济。历来刘皇帝出巡,都有专款公饷作为日常支出,至于地方进献,是严令禁止的。

  而七万人,也不是此番封禅与众的最终人数,随着御驾东行,一大批的官民也都自发地向泰山赶去。

  官吏之中,尤其以中原道州为主,至于士民百姓,更是闻风而动,或许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但并不影响他们就近感受一番这大汉立国二十多年来的第一盛大事。

  当然,底层的平民百姓,忙于生计,是没有这等闲心的,真正积极踊跃的,是来自四海八方的士人、地主、商人。

  同时,接受邀请的,还有一批人,那便是诸国使节及大汉内外诸族各势力代表。显然,封禅不只是大汉的盛事,不只是刘皇帝和他的朝廷关起门来自己玩,还需要诸国邻邦的共襄盛举。甚至于,漠北契丹的使者都受到了邀请。

  到三月初一,齐聚于兖州的各色人等,已然超过十万人,而泰山已经有两百多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在鼎沸与纷扰之中,在万众期盼之下,属于刘皇帝的封禅大典,也按照原定的计划,有序进展,走向高潮。

  只是,事到临头,刘皇帝反而有些后悔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