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_汉世祖女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

第(3/3)页

  “罢了!”刘旸挥挥手,改变话题,冲慕容德丰道:“日新,原本朕有意明日再召见你,不过既然赶上了,便提前通知你吧!朕意已决,将你调入中枢,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不讳言地说,先帝晚年时期在吏政上是有失偏颇的,一方面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大行杀戮,一方面对某些人事又有意宽纵,不加制止,如此自我矛盾,导致吏治产生乱象。

        皆言一朝天子一朝臣,朕御极之始,总是要改变一些风气的。朕用你为吏部尚书,拜相,便是要让你,将大汉吏治之谬处匡正,重还朝廷一片清正。

        勿负朕望!”

        慕容德丰闻言微讶,对于调离辽东道,他还是有所预料的,一者他在辽东履任也够久了,当年外放,也是身为太子的刘旸所采取的一种韬晦办法。如今,刘旸登基了,自然要用一些心腹有为之臣。

        另一方面则是,元夕之后,去岁进京奔丧的将帅、封疆们,不涉及职务变化的,也陆陆续续辞驾离京还任了,唯有他,特地被皇帝留在京中,一直没个说法。

        而对于刘旸的任命,慕容德丰自然是一万个乐意,进入帝国权力中枢,这几乎是每个大汉臣僚都梦寐以求的。别看慕容德丰已经成为一道主官,但在世祖皇帝时期,他距离政事堂还远得很,然刘旸一朝登龙,摆在慕容德丰面前的层层阶梯、重重阻隔,顷刻之间便成通途。

        皇帝的目光中饱含信重,慕容德丰感之,深吸一口气,也郑重拜道:“承蒙陛下器重,委以天官之职,臣别无二话,唯有竭忠尽力,以报圣恩!”

        “平身!”刘旸朝慕容德丰伸了伸手,语气真诚地道:“你我君臣,心心相印,无需赘言!”

        “多谢陛下信任!”

        “还有一事!”刘旸沉吟下来,把玩着拇指上的白玉扳指,道:“辽东道乃是整个东北军政稳定的支柱,布政司更是治安守牧重中之重,需以干才良臣镇此要害,你离任后,何人继之,可有想法?这也算是你上任吏部之后,第一桩要政!”

        闻问,慕容德丰并没有贸然开口举荐,而是在短暂思考过后,谨慎道:“若陛下欲从辽东道司抬举,臣或可建言一二,若陛下欲从天下贤才简拔,那臣还需多方了解之后,再作权衡.”

        “很好!”刘旸满意地点点头,似乎很认可慕容德丰这份谨慎,道:“封疆大吏几乎掌握一道之生杀大权,权力很重,选贤举能,必需综合考量,慎之又慎,秉持此心,再加多方考察监督,及时指正,至少不会出大问题!”

        “臣谨记陛下教诲”

        慕容德丰离开垂拱殿时,天已然黑透了,轻快的脚步显示着他不错的心情,毕竟,从今而后,他便是大汉天官、政事堂宰相了。

        至少在臣子之中,这算是“一步登天”式的跃升,毕竟他今年才四十五岁,上一个这般年纪就登堂拜相者,还是赵普、赵匡义,慕容德丰是有自得的理由的。

        高兴的同时,慕容德丰又心怀隐忧,对如今的朝局。可以预见的是,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积聚,那些诸侯王们已然蓄势待发,接下来的大汉朝堂一点安宁都不会有,这是慕容德丰等臣僚不愿意看到的。

        甚至于,因此对尚书令吕端产生怨气,好端端的,捅那个篓子做什么,就是慕容德丰此前虽然嘴上理解,但心中还是很有芥蒂。

        本质上而言,或许还是对吕端的不信任,他又不是赵普,没有那等权势与威望,凭什么敢自说自话,不打招呼,就在廷议上提出事关先帝、封国的重大议题,这甚至是违反政事堂组织原则的行为。

        如果说此前慕容德丰还有所不解,毕竟吕端虽然小节有亏,但大事绝不糊涂,以他过往的表现,也不像是个能“冲锋陷阵”的人.

        当一个人的行为与他日常表现大相径庭之时,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背后隐藏着什么内在因果。

        经过傍晚这么一场面圣之后,慕容德丰暗暗地将之与皇帝刘旸的反应联系到一起了

        而垂拱殿中,在慕容德丰告退之后,皇帝刘旸独处了好一会儿,眉头紧锁,思虑颇重。不像过去了,如今的刘旸并不是一个容易受影响的人,即便亲近如慕容德丰,也是一般。

        但慕容德丰今夜的提醒,仍旧让他警醒了些,至少,他此前还真有些忽略,倘若诸王群起攻讦吕端这个大汉首相,对朝廷造成的影响,那至少会暴露出他这个新皇对大汉帝国掌控力不足的一方面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