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_汉世祖女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

第(3/3)页

的大成殿举行了一场军事会议之后,低油开动了近二十年的安西国的军事机器,也再度全速开动起来。

马哈茂德倾巢而来,刘文泽也唯有倾国迎之,在河中王令下达后,西及海东、中至萨末鞬、东到碎叶府,安西王朝统治下诸城及各大军所,都开始紧急动员起来,一个月的时间,就组织起二十万兵马。

与前次汉伊大战可不同,这可是安西国一国之力,还是在没有更进一步动员的情况下。当然了,以安西对中亚地区的统治情况来看,即便营所制极大地消化并同化着当地各族人口,其组织性与动员能力都是有上限的,也不可能做到理论高度,那样更有可能陷入自我崩溃。

但即便如此,已经足以拒敌了。以一国之力,力扛整个ysl世界,对这个时期的安西王朝而言,可不是一种过誉,而是实打实的国力。

如果说安西国有什么短板,也在于“一国对抗”,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这一回至少在前期,安西既没有来自大汉帝国的支持,也没有康居、北廷这两兄弟之国的策应。

而伽色尼王朝,则有来自整个ysl世界的支持,并且还有几万圣战东征军的直接参与,以及更多精神与物质上的支援。

同时,刘文泽虽然曾在呼罗珊担任过总督,与伽色尼交过手,并极好地通过了刘旻的考验,但在这种国战之中,他与老辣的马哈茂德相比,总是要逊色几分的。

至少在前期,他就被马哈茂德给迷惑了,没有及时发觉伽色尼国的大规模军事准备。当然,也不能完全怪刘文泽以及河中朝廷,只因为,伽色尼的军事准备持续了那么多年,并且两河、波斯以及伽色尼地区“东征圣战”的声音从刘旻死后就高唱不断,过去也习惯了在呼罗珊、海东地区的低烈度拉锯,就是没想到这一回马哈茂德是玩真的。

而这一个没想到,就让安西国在战争初期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对征讨安西,马哈茂德战前是做了充足准备的,正式发动之后,动作也格外迅疾猛烈,目标更是坚决明确。

甚至于,他并没有选择等东征的圣战者,吸取了前次大战的教训,也没再按部就班地北上去打明城。自五次大战后,明城在安西国内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是安西楔入西亚最坚固的堡垒,是巩固王朝西南、力扛大食的大后方,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但这一回,马哈茂德除了从呼罗珊遣两支偏师佯动,做出北攻明城的假象后,便亲率十五万大军,沿穆尔加布河北上,攻取安西在卡拉库姆沙漠东南区域设立的雷州与高州,这二州,是从中央沙漠南缘连接明城(州)、呼罗珊地区与都城河中的交通要道。

在伽色尼军突然而强大的攻势下,雷州守军虽然顽强防御,但终究没能克服以寡敌众的绝对劣势,只坚持了五日,便被攻克,驻守的五千多营所军民,生还者不足一千。

拿下雷州之后,伽色尼军基本切断了安西与海东地区的联系之后,马哈茂德便马不停蹄,继续提兵北上,在三月结束之前,兵临高州城(土库曼纳巴德),饮马纪浑河(阿姆河)中游。

高州城也是一座由汉人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原本只是纪浑河畔的一座小城(镇),刘旻在雍熙十三年下令扩建,置高州。

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巩固河中城,为后续的迁都做准备,但是近二十年下来,高州不仅承担着拱卫王城的军事职能,还是连接东西的京畿纽带。

如果高州有失,那么伽色尼大军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渡河北上,直袭安西国的心脏,河中城,两地之间距离并不远,至少在三月下旬,安西这边还没有完全做好战争准备。

不过,雷州死守的那五日,还是给安西争取到了不少时间,至少在高州的布防上,刘文泽在紧急之间,做了完善。以老将康继荣(安西开国老帅康再遇之孙)为防御使,统制高州诸军,并给他增兵三万,让他主持纪浑河防线,抵挡伽色尼大军,为安西争取更多时间。

因此,不管马哈茂德如何发力,想要如雷州那般数日而克高州,也是不可能的。而马哈茂德也的确吸取了二十年前明城之战的教训,在试探着发起几轮的进攻后,果断放弃了攻城鏖战,后撤安营扎寨,连围城的打算都没有。

汉伊之间的第六次大战,也以双方围绕高州的各项军事决策而陆续展开.......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