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难不成明日开战,他顾锦年能召唤出陨星,砸死十万铁骑?_大夏文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难不成明日开战,他顾锦年能召唤出陨星,砸死十万铁骑?

第(2/3)页

黑水铁骑。”

  镇国公开出自己的条件。

  黑水铁骑,是宁王麾下最强的铁骑,他留不住,这是实话,索性直接换成丹药。

  顾锦年现在的确需要丹药提升实力。

  “好。”

  没有废话,宁王直接答应。

  虽然要价恐怖,但换回黑水铁骑不亏。

  “本王的儿子,你需要什么?”

  宁王继续开口。

  黑水铁骑换回来了,接下来就是他儿子。

  也就在这一刻,顾锦年出现在城墙之上。

  “爷爷。”

  见到顾元,老爷子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宁王道。

  “你儿子袭杀老夫孙儿,多少丹药都换不来,他敢行凶,就注定活不了。”

  顾老爷子开口。

  他声音平静,直接告知宁王,李冷心必死无疑。

  得到这个答复,宁王脸色显得平静。

  “顾元。”

  “本王的儿子不管做什么事情,也轮不到你们来处理,再如何也是交有陛下处理,让刑部来处理。”

  “你们顾家,还没有这个权力。”

  宁王开口,既然顾元不打算放人,他也只能用这种方法了。

  “陛下有旨,西北境一切事物,由老夫全权负责,有先斩后奏之权。”

  “如若你不服,大可去京都,在陛下面前,参老夫一本。”

  面对这位西境的王爷,镇国公没有半点畏惧,也没有半点妥协。

  说完此话,他一伸手。

  当下被捆绑在木桩上的李冷心被唤醒。

  他睁开眼睛,有些迷离,等看到自己父王出现后,李冷心忘记了疼痛,发出撕心裂肺的声音。

  “父王,救我,父王,快救救我。”

  “父王,你一定要要救救我啊。”

  “我不想死。”

  李冷心几乎是撕心裂肺的呼喊着,希望自己父王能救下自己。

  听到自己儿子的声音,宁王没有表现得特别心疼或者是难受,而是静静的注视着顾元。

  “将我儿送出城。”

  “之前所有事情,既往不咎,本王会备上厚礼,送去国公府。”

  “也会好好管教本王之子。”

  宁王再度开口,王爷的风范彰显,即便是有求于人,宁王也没有半点低声下气。

  “杀。”

  只是。

  镇国公没有半点犹豫,他一挥手。

  顿时有将士拔刀,朝着李冷心的头颈斩去。

  李冷心瞳孔放大,眼神当中满是恐惧。

  他死都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害死了两个贱民,却没想到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以前做过比这个更令人发指的事情,也不是没事吗?

  为何死在这件事情上?

  他不甘。

  但一切都来不及了。

  当下,一颗人头落地,直接从城墙上摔落下去,四分五裂。

  此时。

  所有人哗然,即便是筑城将士也不由一个个惊愕。

  这可是宁王的儿子啊。

  宁王亲自前来,说句实话,即便不给面子,也不至于当场斩首吧?

  哪怕是顾锦年也不由心中咂舌。

  自己老爷子是真的狠,而且做事果断,没有任何余地。

  而城下,宁王看到这一幕,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了。

  自己的亲子,死在自己面前,无论是谁都无法平静,但没有预料中那般的愤怒,宁王脸色是变了,可又没有太大的情绪。

  这有些古怪。

  传闻当中,宁王极其宠溺自己这两个儿子,可现在的表现,显得有些古怪。

  耐人寻味。

  “顾元。”

  “西北战事过后,本王一定亲自奔赴京都。”

  宁王深吸一口气,他望着顾元,发出怒吼声。

  而城上。

  顾老爷子无惧一切,他向前走了一步,声音也震耳发聩。

  “行刺我孙儿,这就是下场。”

  “这天下谁要是敢行刺我孙儿,只要老夫不死,天涯海角,老夫都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顾老爷子霸气出声。

  他特意没有当场诛杀李冷心,而是等宁王赎人之时,当着他的面杀。

  不是不给宁王面子。

  而是告诉天下人,堂堂大夏宁王,他都不会给面子,谁敢动顾锦年,他就跟谁拼命,不杀这个李冷心,往后是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来得罪顾锦年?

  顾老爷子明白,倘若天命之争开始,顾锦年会被许多人针对,阳谋阴谋齐现。

  可他不管身后事,至少现在要清楚一件事情,找顾锦年麻烦,就是与顾家为敌,做好死的准备。

  不怕死,就来。

  听着顾元所言。

  宁王没有说什么,他转身离开,回王府。

  这样的举动,更耐人寻味。

  顾锦年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说实话,本以为宁王的到来,又是一场是非,却没想到自己亲生儿子死在自己面前,宁王都没有任何变化。

  也不知道是心性问题,还是宁王根本就不在乎自己这个儿子。

  但不管如何,宁王走了。

  而顾家也又多了一个敌人。

  随着宁王离开,顾老爷子神色平静,而后望着顾锦年道。

  “大金使臣已经前往京都,打算将此次议和之事告知陛下。”

  “边境即将要开战了,锦年,你早些回去吧。”

  老爷子开口。

  让顾锦年提前离开。

  他知道,边境之战必然会发生。

  所以他希望顾锦年早点离开,回京都等待消息。

  只是,面对老爷子所言,顾锦年摇了摇头。

  “爷爷。”

  “孙儿打算等开战后离开。”

  “我不希望别人说您的孙儿,就要特殊对待。”

  “虽不能提枪上阵,但孙儿体内流淌的还是顾家之血。”

  顾锦年开口。

  去陵园之前,顾锦年也打算议和结束后就离开,无论结果如何。

  但现在,他想要留下来,至少等到首战结束再离开。

  大夏将士浴血奋战,自己却被保护离开,这不是成了笑话?丢了顾家人的脸面?

  听到此言。

  顾老爷子很欣慰。

  “好。”

  “周逵,这段时间你跟世子,锦年有任何需求找他就行了,爷爷有事要忙,陪不了你。”

  顾老爷子开口,他让一名随将跟着顾锦年也好照料。

  “好,爷爷您忙。”

  马上就要开战了,老爷子的事情很多,他心里清楚,自然不会去打扰。

  等顾老爷子走后。

  周逵也立刻走上前来,他看起来三十来岁,五大三粗,穿着战甲,即便是炎炎之日,也没有褪去战甲。

  “见过世子殿下。”

  “世子殿下,末将一直听闻您的事迹,打心底佩服啊。”

  周逵走了上来,满是笑容。

  “将军客气了。”

  顾锦年拱手礼道。

  “世子殿下,末将现在给您安排住处。”

  周逵出声,要给顾锦年安排住处。

  “不用,就住在大营内就好,与常人一般。”

  顾锦年特意叮嘱一句,他不想搞的太复杂化,正常就行。

  “世子殿下,这......有些不妥啊。”

  周逵出声,神色有些变化。

  “没什么不妥的。”

  “就这样安排。”

  “对了,周将军,这两天劳烦您多给我讲一些军中之事,各方面我都要了解。”

  顾锦年出声,将士是大夏王朝最强的矛,也是大夏王朝最大的底气。

  自然要好好学习,总不可能做个纸上谈兵的儒臣吧?

  唯独了解将士,明白军中一些事情,才能更好的去调整,以及制定不同的规矩。

  “行。”

  “世子殿下,请。”

  周逵也不是做作之人,顾锦年开口了,他也不啰嗦,立刻安排。

  如此。

  转眼之间。

  过了两天时间。

  大夏皇宫。

  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左右而立,永盛大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平静。

  “传大金使臣入殿。”

  随着魏闲之声响起,很快一道身影朝着殿内走来。

  是大金使臣。

  后者朝着永盛大帝一拜,高呼大夏皇帝万岁,随后从衣袖之中取出一份奏折道。

  “陛下,三朝议和在即,贵国宰相李善已签署议和契文。”

  “匈奴国提出银两赔偿,矿山赔偿,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为求东荒太平,愿代替大夏王朝支付银两,至于矿山赔偿,我大金王朝愿派十万僧人,于边境建下寺庙。”

  “消除百姓怨魂,为两国增加国运,而匈奴国唯一要求,便是希望大夏王朝修改史书,促使两国友好。”

  “此番议和,四方满意。”

  “然大夏世子顾锦年,单方面作废议和契文,甚至传闻,掌掴李相,因一己之怒,意图东荒和平。”

  “向匈奴国索要十万万两白银赔偿,更是要求匈奴国主犯自裁谢罪,还要匈奴国国君下罪己诏。”

  “列出不可答应之条件,根本无意议和,匈奴国国君大怒,欲要宣战,但在扶罗与大金王朝调和之下,派臣前来大夏京都,面见圣上。”

  “询问结果,想问一问,顾锦年到底有没有权力干涉这次议和。”

  大金使臣,将所有事情全部说清楚。

  来龙去脉,仔细无比。

  而随着他的声音落下,满朝文武不由哗然了。

  “掌掴李相?”

  “修改史书,便归还十二城?”

  “十万万两白银赔偿?这,.......”

  文武百官都没想到,这次议和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有人惊呼,李相被顾锦年掌掴。

  但更多人惊讶的是,这次议和,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竟然愿意为大夏支付补偿?

  这还真是不可思议啊。

  实话实说,这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大夏完全可以答应。

  甚至这段时间,满朝文武都在权衡这次议和之事,最终大家一致觉得,补偿三万万两白银,外加上修改史书,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连三万万两白银都不用给了,只需要修改史书,这简直是白送。

  当下,有官员不禁开口。

  “陛下。”

  “这顾锦年只是礼部郎中,岂能作废议和之权?”

  “再者,此番大金王朝,扶罗王朝,诚意满满,心系东荒百姓,此乃大国善举,还请陛下下旨,将顾锦年调回京都。”

  吏部右侍郎站了出来,第一时间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很快一位位官员走了出来。

  他们的意思大致一样。

  议和!

  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不打仗,国家安定发展,也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

  这一刻,就连兵部尚书赵益阳都不说话了。

  倒不是不想帮顾锦年,而是议和的条件太好了。

  几乎是白送给大夏王朝十二座城。

  站在国家利益角度,还真别说,挺好的了,比预想当中好太多。

  过了半刻。

  当没有人继续出声后,永盛大帝的声音,这才缓缓响起。

  “回去告诉匈奴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