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怨气如海,众生之苦,顾锦年为生民立命【求月票】_大夏文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怨气如海,众生之苦,顾锦年为生民立命【求月票】

第(1/3)页

  星挂苍穹。

  夜。

  寒风萧萧。

  顾锦年缓缓睁开眸子。

  他的意识很模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仿佛元神出窍一般,游荡于此。

  他不知道这是何处。

  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只是

  星辰之下,周围树木稀少,只有一道道人影而行。

  这些人脸上满是疲倦。

  没有血色。

  身上的衣服,更是破烂不堪,这是难民,如行尸走肉一般。

  皓月当空,无一颗星辰。

  地面之上,抬头望去,一具具尸体冰冷发臭。

  每个人都拖着疲倦不堪的身躯,向着前方行走。

  没有说话的声音。

  有的只是行步之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看到了火光。

  是一座城府下。

  城墙之上,站着一排排精锐官兵,他们手持武器,目光冰冷,望着如山一般的难民。

  “江宁府有粮,这里没有粮了,接不了太多难民。”

  “你们快走吧,这里没有粮食了,去江宁府,往西走,只要再走百里路,就能到江宁府,那里有粮食。”

  洪亮的声音响起。

  是一名官吏。

  他站在城墙,大声喊道,让难民们朝着江宁府赶去。

  然而,城墙之下,无数难民彻底崩溃,哀嚎声,祈求声,哭声,喧闹不已。

  这一刻,顾锦年明白,这里是江宁郡。

  而且是几天前的江宁郡,因为现在江宁郡不可能如此。

  “大人,求求你们了,我们从灾区过来,长途跋涉,已经四五天没有进食了,您能不能施舍一碗粥啊。”

  “大人,我家孩子快不行了,求求您啊,开恩吧,施舍一碗粥吧,您慈悲心肠,求求您了。”

  哭喊声四起。

  难民跪在地上,乞讨一碗米粥。

  可是,城墙之上的官吏,却深吸一口气,背对着众人,他身躯颤抖,眼泪根本止不住。

  但,他不能开仓放粮,这一府没有太多粮食,城内百姓也惶惶不安,而且若是开了这个头,只怕会惹来更多的灾民。

  到时候更大的麻烦,会压垮这座府城。

  只是面对这些难民时,他真的难受。

  “传令下去,严格防守,再派百人精锐,乔装打扮,运输部分粮食,若是有绝命之户,给他们分些粮。”

  官吏出声。

  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天灾面前,他救不了苦难,能做的只有这些。

  呜呼之声。

  嚎哭之声。

  淹没了这一切。

  但更多的还是麻木,有人起身,没有谩骂,也没有哭泣,而是拖家带口,朝着西北方向赶去。

  顾锦年的目光,落在了一户人家当中。

  人数不多,只有七人,一個中年男子,一个妇女,外加上五个孩子,年长的也才不过十四五岁,年幼的才七八岁,三男二女。

  他们行走在茫茫夜色之中。

  捡树根,吃草皮,艰难度日。

  这一路上,顾锦年看到了太多太多的惨状。

  甚至他亲眼看到,有人扒尸。

  灾情一日比一日严重。

  三百里路,可以让很多人死在路上。

  转眼之间过了两日,一路上已经没有任何尸体了。

  但依旧有大量难民。

  而距离江宁府还有足足几十里路,他们本就没有吃饱喝足,每日步行走破鞋子也不过十来里的行程。

  再加上山路曲折,又不是平地。

  他们饿到面无血色,饿到头晕眼花。

  最终。

  夜晚之中,当家男子带走了小女儿,来到了一家黑色客栈中。

  最小的女儿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只知道的是,客栈老板端来了一碗米饭,米饭之上更是有一块块肉食。

  一切无言。

  唯有小女孩狼吞虎咽之声。

  而当家男子,望着自己的女儿,落下泪水,最终带着一袋米肉回去。

  当阳光洒落,男子架起炉子,炖了一锅肉汤,全家大快朵颐,同时也产生疑惑,自家小妹去了何处。

  只是饥饿让他们没有心思去想这件事情。

  唯独他们的父亲与娘亲,坐在那里沉默不语,尤其是他们的母亲,一口都没有吃。

  又是两日。

  是深夜,男子带走第二个孩子。

  但这一次,母亲拦下来了,哭着喊着,跪在地上求着。

  最终,男子抹着眼泪,将孩子留下,带走了自己的女人。

  两个人去。

  一个人回来。

  这一次,带回来的米肉,比之前一次要少很多。

  但还能坚持几日。

  只是当男人回来时,却发现自己一个儿子不知去了何处。

  失踪了?被偷了?

  他不知道,寻找一圈无果,只能带着孩子继续行走。

  朝着江宁府走去。

  区区数百里的路程。

  对他们来说,仿佛一生都走不完似的。

  三日后。

  原本七个人的家庭,如今只剩下四个人。

  又是三日。

  他们还剩下最后三个人。

  年轻最大的孩子不在了,只有父亲,还有一儿一女。

  不过,他们也终于来到了江宁府。

  看到了生的希望。

  整个江宁府四门,难民堆积如山,远远比路上所见之难民还要多。

  施粥之地,更是人山人海,更可怕的是,没有人施粥。

  听人说,官仓无粮。

  想要粮食,只能去买。

  一百二十两一石。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这些难民来说,即便没有灾祸,他们也买不起这么昂贵的粮食。

  男子身上加起来也不足五两银子。

  他有些绝望,恰逢城内有大户人家出来挑选丫鬟侍女。

  不给银子,姿色上佳只给五升米,一般给两升。

  一瞬间,他将自己女儿带了过去,为了让自己女儿能被挑选中,特意弄来一些本就不干净的水,给她擦拭干净。

  不到十岁的女儿,倒也清秀,带到人群中后,经过半个时辰的挑选。

  他女儿被选中了,换来了两升米。

  这两升米,如珍宝一般,被他藏在怀中。

  他几乎不进食。

  所有粮米全部给了自己最后的希望。

  可即便如此,也不够吃。

  转眼之间,江宁府内,米价节节高升,难民一个个在绝望当中死去。

  那哭声。

  惨绝人寰。

  那绝望,令人麻木。

  有人死去,但很快直接消失。

  有人未曾死去,可比死还要痛苦。

  终于。

  随着一抹阳光洒下。

  男人又饿了两天,他的儿子也因长期饥寒之下,病恹恹起来了。

  听着周围百姓谩骂商人之声,他已绝望,背着自己的孩子,朝着一处地方走去。

  两个时辰后。

  他来到了一家客栈。

  一家与之前相似的客栈。

  这里面散发着血腥味,门口几十名壮丁怒视难民,但依旧有不少难民带着孩童,或者女子来到这里。

  等到他入内后。

  他唤醒了自己儿子,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顿丰富肉食。

  望着儿子狼吞虎咽,他笑了笑。

  随后在他耳边反反复复说着一些话。

  “以后要小心一点,不要跟别人逞强。”

  “待会有人给你肉,你藏起来,躲起来。”

  “每天吃一点,不要吃太多,知道吗?”

  “等灾过去了,你要好好赚银,给你妹妹赎身,不要忘了。”

  这些言语,传入少年耳中,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少年几乎快饿晕,面对这般的食物。

  他只知道疯狂吞咽。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少年饱餐一顿,再回头时,却发现自己父亲不见了。

  客栈的壮汉,拿来了一个包袱,里面有数十斤米肉,已经切成碎块,递给对方。

  没有说话。

  少年拿着包袱,走了出去。

  客栈凄凉。

  哀嚎声从后院响起。

  他知道又不知道。

  没有哭泣。

  也没有伤心。

  有的只是麻木。

  这一路上来,很多事情他都知道,但他明白的是,唯有活下去,才有希望。

  活下来,好好赚银,给妹妹赎身,这是他唯一的希望。

  只是。

  走出客栈还没半个时辰,一群难民将他围住,将所有食物直接掠夺,还将他打伤。

  他浑身是血。

  在地上躺了半天,最终活了下来,可却已经虚弱至极。

  凭借着意志力。

  他浑浑噩噩朝着江宁府走去。

  天亮了。

  他靠在江宁府城墙之下,沐浴阳光。

  可是如此的阳光,驱散不了心中的冷,驱散不了身体的冷。

  他闭上了眼睛。

  没有任何情绪。

  不怒,不喜,不悲,就这样死去。

  这一刻。

  顾锦年愣在了原地。

  他怔怔地看着这一切。

  前前后后七天时间。

  一家七口,只剩下一人,还卖给了春楼之中。

  放眼看去。

  一幕幕画面,突然涌入脑海当中。

  有一对新婚之人,遭遇洪灾,跟随家人逃难,来到江宁府后,为换粮食,刚入门的妻子卖身,成了别人的丫鬟,而三天后,送出来的却是一具尸体。

  有一个老妪,亲眼看见自己的亲孙被人活活打死,不知道拖去何处。

  有一个妇女,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神志不清,不知呢喃着什么,而襁褓婴儿也早就没有声音。

  无数百姓,注视着江宁府。

  他们眼中是麻木。

  他们的眼中是绝望。

  他们的严重,是痛恨。

  而江宁府内。

  一条条花船出现,莺莺燕燕无数。

  商贾们,成群结队,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

  歌姬之声,优美绝伦。

  古筝弹奏,纵有三千音,道不尽百姓之悲苦。

  这笑声,遮不掉世间丑陋。

  万民的哭声,也穿不透这森严无比的城墙。

  将士官兵们,立在城墙之上,他们麻木冰冷,看尽一切疾苦。

  听啊。

  这哭声扰人心烦。

  看啊。

  堆如山一般的百姓,卑微如蝼蚁。

  有书生立于高台之上,落泪不止。

  有老儒散尽家财,却换不来几斗粮米。

  有人将民间疾苦写于纸上。

  几痕笔墨,又怎能道尽这疾苦。

  呜呼。

  呜呼。

  泪水化海,却也融不了这些铁石心肠。

  哭声如雷,也惊不住这些商人躯体。

  美酒成河,花船游街,笑声之下,尽是白骨血肉。

  这一刻。

  顾锦年怔怔而立。

  他做不了任何事情。

  他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可入眼,是无数难民脸上的绝望与麻木。

  闭上眼,耳边响起的如雷般的哭喊之声。

  这一刻。

  顾锦年知道怎么回事了。

  是难民之怨气。

  冲天而起。

  没入古树之中。

  而自己,正在经历着这些痛苦。

  人死之前的绝望。

  离别之时的绝望。

  恨意,怒意,哭意。

  如此恐怖的怨气,让顾锦年几乎快要崩溃。

  而一切一切的景象。

  也在这一刻,逐渐消散。

  死去的人,已经死去。

  活着的人,等待着死亡。

  人世间,是苦海。

  而这一刻。

  顾锦年深深明白,何处为苦海。

  在他看来,江宁郡之难,是一场阴谋。

  各地官员,将所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