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学宫成圣!天地圣罚!逆天而行!愿为生民立命!_大夏文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学宫成圣!天地圣罚!逆天而行!愿为生民立命!

第(2/3)页



  不服也好,不甘也罢,顾锦年即便是死,也不想连累任何一个人。

  这就是他的为人。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锦年,你是我苏文景的学生,老夫岂会放任不管?”

  “虽我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老夫决不允许你在这里败下。”

  “谁都不允许让你败。”

  “即便是上苍也不行。”

  雷霆之下。

  苏文景的声音铿锵有力,他的目光坚定无比。

  下一刻。

  苏文景直接腾飞,他来到顾锦年头顶之上,双眼目光,迸裂出恐怖的圣力。

  “文景先生,这是圣困之境,不是你能阻挡的,快点回来。”

  “苏文景,快点回来,天地雷罚,先不说你能不能抗下,即便能抗下,这不是你的雷罚,你强行为顾锦年抗下,会惹怒天地,会有更大的麻烦。”

  学宫院长。

  段空。

  两人几乎大声喊道,在他们看来,苏文景这样做,无疑是自寻死路。

  为他人抗下雷劫?

  这本身就是天地所不容。

  但看这情况,这第九道雷劫,顾锦年不死都难,所以苏文景去不去,意义不大。

  反而会白搭了自己。

  这也是众人为何劝说苏文景的原因。

  不是不希望苏文景救,而是救不了。

  演武台下。

  顾锦年看着这一幕,不知道为何,他双眼湿润,他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苏文景愿意为自己挺身而出。

  这可不是一场寻常的劫难,而是生死大劫。

  苏文景并非是自己的亲人,自己也没有拜师苏文景,两者之间,可以算得上是寻常师生关系。

  可没想到的是,文景先生,会为了自己,连命都不要。

  “先生。”

  “不要。”

  “学生心领了。”

  顾锦年声音虚弱,他想要大声,可他实在是太虚弱了。

  轰。

  这一刻,彩色的雷霆出现,这代表着绝灭。

  恐怖的气息,惊动十万里山河。

  “文景,快回来,这是绝灭天雷,谁都抵挡不了。”

  “这是天罚。”

  “这是天怒。”

  “这也是天意。”

  “不可违逆啊。”

  “回来。”

  段空的声音响起,他不希望自己的好友,死在这场雷劫之下。

  因为这雷劫,已经发生了质变,原本是惩罚顾锦年的,可随着苏文景的加入,这雷劫自然威力大变。

  然而。

  天穹之下。

  苏文景面不改色,他周身圣光冲天。

  “吾为苏文景。”

  “人族半圣。”

  “今日,为我人族未来之圣。”

  “逆天。”

  平静的声音响起。

  刹那间。

  三尺青锋。

  出现在苏文景手中。

  这是他的圣道之力。

  是他苏文景的圣道之力。

  纯粹无瑕。

  三尺青锋。

  为天地而行。

  为人族未来之圣而行。

  为顾锦年而行。

  为守护而行。

  他不知道,天地为何降怒顾锦年?

  他也不知道,顾锦年到底犯了什么错?

  他只知道,顾锦年喊过自己一声先生。

  他只知道,天地大世即将出现,到时候会有无穷争斗,而顾锦年是他选中的人。

  他相信,顾锦年能为天地立心,能为生民立命,能往圣继绝学,能为天下人,开万世之太平。

  他相信,有顾锦年在,能让天下读书人,人人如龙。

  所以。

  今日。

  他愿为顾锦年,斩下这一剑。

  他愿以三尺青锋,守护顾锦年。

  轰!

  雷霆落下,无情至极。

  恐怖的雷霆,直接劈杀下来。

  可。

  苏文景没有半点畏惧。

  他紧握手中长剑。

  注入自己的精气神,朝着这道雷霆,直接劈了过去。

  轰!轰!轰!

  恐怖绝伦的爆炸声,震撼整个东荒境,亿万雷霆光芒,更是四散,于天穹百丈之上,映照无穷之地。

  演武台下。

  顾锦年泪如雨下,他望着雷霆当中的苏文景,他痛彻心扉。

  他不希望连累任何一个人。

  他也没有想到苏文景会为了自己,不畏死亡。

  雷霆之中。

  苏文景气息快速衰败,他的肉身,几乎彻底崩灭,筋脉寸断,五脏破裂。

  可他的意志,让他身躯挺直,让他无惧一切。

  可是,这是绝灭之雷,无法阻挡。

  苏文景是半圣,他怎能抵抗这样的雷劫?

  “老师。”

  “离开吧。”

  演武台上。

  顾锦年出声,他哭声无息,因为实在是太虚弱了,可面对这样的场景,顾锦年凝聚全身气力,喊了一声老师。

  也希望苏文景离开。

  这劫难,他愿意自己承受下来。

  稷下学宫外,诸多人看着这一幕,不少人忍不住落泪,眼眶红润不已。

  师徒之间的情感,令人潸然落泪。

  哪怕是这些大儒,见惯了大风大浪,在这一刻也不由落泪。

  而雷霆当中。

  再听到顾锦年的声音后。

  苏文景心中宽慰无比。

  老师二字。

  意味深长,但正是因为这老师二字,让苏文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意志。

  实际上,对于顾锦年,他当初第一眼就起了收徒之心,后来顾锦年所作所为,更让他不由心生敬佩,更想要收顾锦年为徒。

  可问题是。

  当顾锦年做的事情,每一件都震撼天下时,苏文景便不好开口,因为顾锦年的成就,在一点一点超越他。

  哪里有老师不如徒弟这个道理?

  这也是,苏文景为何迟迟不与顾锦年提这件事情的原因,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配,不配成为顾锦年的老师。

  而今。

  当顾锦年面临这样的大难时,他并不是因为想要成为顾锦年的老师,从而这样选择。

  而是,他想要减轻顾锦年的负担,他也想要证明自己,想要告诉顾锦年。

  他苏文景,并没有看起来这么普通。

  而今。

  他满足了,他心满意足了。

  “锦年。”

  “记住。”

  “无论是什么原因,无论遇到怎样的麻烦,你要记住。”

  “儒者,为天地苍生而行。”

  “我辈读书人,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老师已经年迈了,能为这天下人做的事情不多了。”

  “你还年轻,你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做很多事情,让百姓开心,开万世之太平,明悟古今往来之学,传递儒者真谛。”

  “这个时代。”

  “需要有人落幕。”

  苏文景的声音响起,他露出笑容,发自内心的笑容。

  轰。

  可就在这一刻,雷霆愈发恐怖,这是天地雷罚,而且还是绝灭之雷。

  不将人劈杀至死,根本不会结束。

  雷霆之中。

  苏文景神色更加坚定了,他的目光,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亦是前所未有的不屈。

  锵。

  剑气。

  纵横十万八千里。

  三尺青锋。

  亦可逆天。

  也就在这一刻。

  雷霆当中。

  一道恐怖的气息,贯彻天地。

  轰轰轰!

  轰轰轰!

  神洲大陆,在这一刻彻底震颤,亿万光芒,自无数书院当中爆射而出。

  天地一片震动。

  孔家之中。

  孔庙震颤不已,那圣人的雕像,也在这一刻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圣光。

  无数人,不由抬起头来。

  这恐怖的气息,席卷亿万山河,震撼日月乾坤。

  东荒境内。

  太玄仙宗。

  上清道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震撼。

  “有人成圣了。”

  他惊愕,眼神当中,是不可思议。

  几乎是一刹那间。

  无数目光,投向稷下学宫。

  匈奴国,扶罗王朝,大金王朝,大夏王朝,中洲王朝,南蛮王朝,极北之地。

  龙虎道宗,阴阳仙宗,万星古宗,玲珑仙宫,青丘山脉。

  整个神洲大陆,无数目光,全部聚集在稷下学宫当中。

  是光芒。

  通天彻地的光芒。

  在绝灭的雷霆当中,苏文景踏入了圣人境。

  他的气息,震撼寰宇。

  这恐怖的圣道之力,惊动一位又一位的大人物。

  学宫当中。

  学宫院长张大了嘴,望着这一幕,他没有想到,顾锦年没能成圣,反而是苏文景率先成圣了。

  人群内。

  段空看到这一幕,一瞬间也愣住原地。

  谁都没有想到。

  在这个时候,苏文景居然......成圣了。

  这简直是,超乎所有人预料之中啊。

  可。

  苏文景所作所为,又让他们感觉,似乎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早些日子,大夏天灾之时,苏文景舍弃半圣修为,为大夏生民,那个时候,他便得到了天地圣心。

  而今,在顾锦年面临绝灭之时,苏文景挺身而出。

  他无惧天意。

  也无惧生死。

  为顾锦年护道。

  续儒道之路,以圣道三尺青锋,对抗天意。

  这等的气魄。

  这样的行为。

  又凭什么不可成圣?

  可是。

  雷劫并没有因为苏文景成圣,从而消散,反而更加可怕。

  整个东荒境上空,都凝聚可怕的雷霆之力。

  绝灭之雷。

  本就是天地之间,最恐怖的雷罚。

  圣人,或许都不一定能承受的住。

  雷劫之中。

  苏文景以圣人意志,为顾锦年开辟生路。

  他的肉身崩裂。

  精气神都快要被磨灭。

  可圣道之力,让他瞬间重生。

  圣人的气息,席卷天地一切。

  世人投来瞩目。

  有人希望苏文景死在这场雷劫当中,毕竟若苏文景活了下来,他将成为这大世之争,最让人头疼的对手。

  但有人希望苏文景不要死在这场雷劫当中,只是这几乎很难,因为这是天地之间,最强的雷劫,没有人可以活着。

  噗。

  雷劫当中。

  万道雷霆,化作剑刃,将苏文景万箭穿心一般,直接劈杀。

  可那恐怖的圣道之力,又让苏文景涅槃重生。

  他于雷霆之中,与天抗争。

  他在逆天。

  他要逆天而行。

  在为顾锦年开辟生路,抵挡这恐怖的雷霆大劫。

  演武台下。

  顾锦年望着这一切,他无能为力,遭受八重雷劫,他能活着,已经是万幸中的万幸,怎可能出手。

  可他想要出手,想要救下自己的老师。

  稷下学宫,诸多人看着这一幕,一时之间,心情复杂到了极致。

  苏文景正在成圣。

  可却为了顾锦年,一次次被雷劫诛杀,又一次次涅槃重生,依靠着圣人大道。

  若不为顾锦年,二十年后,苏文景依旧可以成圣。

  但现在,苏文景所作所为,令人如何不为之敬佩?

  望去。

  雷劫之中。

  苏文景再一次被雷霆劈杀。

  看去。

  圣道之力,让苏文景的意志不屈。

  他在雷霆当中。

  在绝望之中。

  没有放弃。

  一次次身亡又如何?

  这意志,坚定可怕。

  困境之中,寻求一线生机。

  这一刻。

  终于,有声音响起了。

  “吾为段空,人族儒者,今日恳请上苍,明鉴圣心,平息雷罚,愿为我人族未来之圣,寻求生路。”

  段空的声音响起。

  他是苏文景的好友,看见自己好友,为自己的徒儿,逆天而行,在雷劫当中,受尽非人苦楚,他又如何能够无动于衷?

  他出声,说完此话,他毅然而然,朝着雷区走去。

  他无畏。

  因为心中有信仰,他虽是东荒棋王,可也是读书人,是儒者,是君子,修行浩然正气。

  看着段空前行。

  稷下学宫院长,长长叹了口气,眼神当中充满着敬佩。

  “老夫读书数百年,知晓道理无数,可当真正静下心时,面对困难之时,老夫始终犹豫不定。”

  “书终究是死物。”

  “在此之前,老夫一直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何儒道读书人,可以上达天听,儒道读书人,为何拥有天地之力。”

  “武道,仙道,佛修,妖也好,魔也罢。”

  “都没有儒道这般的强大。”

  “这个问题,让老夫想了很久很久。”

  “而今,老夫总算是明白了。”

  学宫院长开口,众人听着他的声音,眼神当中满是好奇,不明白他这是要做什么。

  同时,听完他所说,众人也不由疑惑。

  是啊,这天地之间,有仙道,有魔道,有佛道,也有妖道,要对比的话,儒道一个个都是凡人之躯,按理说比不过这些体系。

  可为什么,儒道会成为一切体系之首?拥有上达天听的能力?

  这的确让他们好奇,也的确让他们疑惑。

  然而。

  话说到这里,学宫院长挥了挥手,他的目光,在这一刻,变得格外坚定。

  他的声音。

  如同黄钟大吕。

  他的声音。

  震耳发聩。

  他的声音。

  传遍整个大世。

  “因为。”

  “读书人的意志,可以贯穿这天地。”

  “因为。”

  “我辈读书人,有一颗不屈之心。”

  “因为。”

  “我等寒窗苦读,是为这朦朦天地,寻求一条生路。”

  “为自己寻求一条生路。”

  “为读书人寻求一条生路。”

  “为天地寻求一条生路。”

  “而今,文景圣人不是在帮顾锦年寻求生路。”

  “而是在帮我等读书人,寻求生路。”

  “为天下人寻求这生路。”

  “既如此。”

  “那便一同为天下人,寻求生路。”

  “吾为元青,人族读书人,今日恳请上苍,明鉴圣心,平息雷罚,愿为我人族未来之圣,寻求生路。”

  学宫院长的声音响起。

  在这一刻,他大彻大悟,明悟天地之间的真理。

  也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读书人的意志。

  可贯穿天地一切。

  读书人的不屈。

  是雷霆所不灭。

  是天地所不灭。

  轰轰轰。

  随着元青道完此言,整个稷下学宫,爆发出可怕的圣光,注入雷劫当中。

  元青向前而行。

  前方是死路吗?

  是。

  但前方,也是为天地生民的唯一生路。

  听着元青之言。

  所有人懵然。

  这番的豪言壮志,让他们一个个热血沸腾,也让他们一个个震撼不已。

  读书人的意志,可以贯穿天地。

  是啊。

  读书人的意志!

  可以贯穿这天地!

  “三位先生之言,让老夫胜读百年书啊。”

  “老夫明了。”

  也就在此时,终于,有声音给予回应了,是学宫当中的大儒。

  他大笑着开口,没有说什么慷慨激烈之词,也没有说什么振奋人心之言。

  他向前走了。

  走向了绝境。

  但这绝境又是一片光明。

  “愿为生民立命。”

  很快,一道声音响起。

  是一位年轻的读书人,他攥紧着拳头,面容上还有泪痕,是方才之感动。

  而今,随着几位先生之言。

  他道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言论,也说不出什么伟大之语。

  仅有一句。

  愿为生民立命。

  随着此言说出,学宫当中,本就悲愤,本就感动,本就敬佩的这些读书人,彻彻底底没有了方才的恐慌,没有了方才的畏惧。

  有人带头前行。

  他们便前行。

  一道身影。

  五道身影。

  十道身影。

  数百道身影。

  数千道身影。

  到最后,所有人都选择进来了,只要是读书人,他们毅然而然选择入内。

  走向雷区。

  轰轰轰!

  轰轰轰!

  雷霆炸裂,比之前更加凶猛,也比之前更加可怕。

  仿佛是上苍的愤怒,因他们的忤逆,而狂怒。

  但走进雷区的读书人,自身散发出无与伦比的浩然正气,朝着雷劫当中的苏文景疯狂涌去。

  他们成为了苏文景最大的支柱。

  所以,他们的浩然正气,才会如此恐怖绝伦。

  稷下学宫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人。

  天地之间。

  所有的读书人,也在这一刻,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大夏国都内。

  书院学子们感受到了一种共鸣,他们看不见稷下学宫的场景,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场景出现在了他们的脑海当中。

  因为,他们是读书人,读书人的意志,可以贯穿天地一切。

  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读书人。

  “愿为生民立命。”

  书院学子,一个个朝着稷下学宫深深一拜。

  当下,一束束光芒,自他们体内迸裂而出,朝着学宫内涌去。

  整个大夏京都上空,有百万道光芒,代表着百万个读书人。

  皇宫当中。

  大殿内。

  太子望着这一切,他早已经泪流满面。

  大殿当中,文武百官,也一个个泣不成声。

  “愿为生民立命。”

  李高走出大殿,朝着稷下学宫的方向,深深一拜。

  百官亦如此。

  大夏京都。

  一处穷苦之地。

  一名老书生,翻阅着泛黄的书籍,学堂内,有十几名孩童,正在复习着课业。

  而课业之上,赫然写着横渠四句。

  随着读书人的意志加持而来,老者愣在原地。

  片刻之后,他起身,走到门外。

  虽一片荒凉。

  虽一片穷苦。

  但老者身躯挺拔,朝着稷下学宫一拜。

  “愿为生民立命。”

  同样的场景。

  不同样的读书人。

  但他们说着一样的言语。

  愿为生民立命。

  这种精神,是任何体系都无法超越的,也是任何体系都无法做到的。

  因为真正的读书人,有着同一样的东西。

  那就是精神。

  读书人的精神。

  一束束光芒,在大夏王朝上空腾飞。

  这一刻。

  哪怕是扶罗王朝,也有无穷的光芒出现。

  大金王朝。

  东荒诸国。

  那一道道光芒,是不可磨灭的。

  这是读书人的精神。

  也是他们的意志。

  雷劫不可灭。

  天地亦不可灭。

  中洲王朝,南蛮王朝,极北之地。

  这天下,只要是有读书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这样的意志。

  当这些意志汇聚之时,便是汪洋大海,无穷无尽也。

  无数势力怔怔地看着这一切。

  他们震撼着。

  感到不可思议。

  西漠佛国,无数高僧望着这一切,沉默不语,即便是他们,在这一刻,也不得不承认读书人的意志,有多可怕。

  大金王朝内。

  一名老者静静看着这一切。

  他是苏文心。

  是苏文景的兄长。

  也是大金书院的院长。

  亦是人族半圣。

  望着稷下学宫,苏文心不由缓缓开口。

  “文景,你超越了为兄。”

  “你的意志,是为兄所不能及也。”

  “为兄因你感到骄傲。”

  “愿为生民立命。”

  苏文心淡淡出声,而他的意志,化作一道光柱,朝着稷下学宫涌去。

  稷下学宫内。

  随着这一道道浩然正气的加持。

  苏文景手中的三尺青锋剑,也在这一刻完成蜕变。

  轰。

  圣人剑气纵横。

  直接将雷劫轰散。

  只不过,雷劫再度凝聚,这是绝灭雷劫,的确恐怖滔天,饶是这样,也没有彻底消散。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但,就在这一刻,元青半圣的声音响起,他注视着这道雷劫,开口出声。

  随着他的声音响起。

  一道道声音跟随着响起。

  所有读书人,齐齐出声,诵念顾锦年所著的易经。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元青的声音再度响起。

  神洲大陆,无穷的回应之声,一同响起。

  所有的读书人,都注视着这道雷霆。

  君子不灭的意志,对抗着天意。

  而随着这两道声音的响起,凝聚而来的浩然正气,更加璀璨。

  恐怖的浩然正气,在这一刻,化作一道道君子之剑。

  这些君子之剑,汇聚成海,轰击在雷劫之上。

  为生民立命。

  寻天下苍生之路。

  炽烈的君子之剑,一往无前。

  恐怖的雷劫。

  也在这一刻被击散。

  而这一刻。

  雷劫没有重新凝聚了。

  苏文景的身影显露,他望着这天象,沉默不语。

  所有人注视着这天象,皆然沉默。

  他们不知道,是否胜天?

  寂静。

  大世寂静。

  所有人都在关注,他们好奇到底如何。

  然而。

  就在此时,雷霆逐渐烟消云散。

  刹那间。

  欢呼之声,震耳欲聋,无数人大喜,读书人们更是一个个攥紧着拳头,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胜利,与天地争斗的胜利。

  这样的胜利,让所有读书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