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临稷下学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棋道之争!_大夏文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章:临稷下学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棋道之争!

第(2/3)页

度人经,也只是度化世人之境,与大道思想没有太大关联。”

  “无上新学,必须要与思想联在一起,否则没用。”

  长云天开口,他不是无故的抨击顾锦年,而是说出自己的理解。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当然有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这个他相信。

  两人点了点头。

  但对于长云天所言,也是一半一半,毕竟顾锦年前面所作所为,影响太大了。

  只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次能造势如此成功,说是说在暗中捧杀,可还是因为捧杀的人是顾锦年,要换做是其他人,只怕还造不起这个势来。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只能等明日顾锦年到来。

  而此时此刻。

  东荒境,齐国与鲁国边境之地。

  一座孤寂的荒道上。

  孤星伴明月。

  顾锦年独自一人行走在这条道路上。

  他有些漫无目的。

  自从看到了人世间的恶以后,困惑在心中的问题,如同扎了根的树苗一般,不断生长。

  顾锦年遇到了自己最大的危机。

  那就是思想上的困惑。

  这种困惑,让顾锦年几乎无法自拔。

  而且他深深的明白,自己不能去依靠别人,只能依靠自己。

  若自己想不明白的话,谁来帮自己都没有用。

  这是属于自己的道。

  如何化解这天地的恶。

  读书人的目标,到底是为了什么?

  自己虽然知晓知行合一,可知后,又是无尽的困惑。

  天地大道。

  到底怎样才能寻得属于自己的道。

  自己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踏出这最关键的一步?

  此时此刻。

  顾锦年才明白,儒道这条路,为何如此艰难,也彻底明白,圣人到底有多难。

  “唉。”

  良久之后。

  顾锦年长长吐出一口气。

  困惑。

  不解。

  各种情绪,反而成为了自己的枷锁。

  说是说静下心来,可到头来,自己又怎能真的静下心来。

  这一路,所看到的。

  这一路,所遇到的。

  难以真正明悟。

  “只怕这次稷下学宫,要让很多人失望了。”

  顾锦年叹了口气,他虽然不知道稷下学宫现在情况如何,可他也猜到了一些,稷下学宫为自己拖延了半年之久。

  天下人的目光,都将聚集在自己身上,可顾锦年明白,以自己现在的情况,想要立下不朽之言,太难太难了。

  若自己不明悟,仅仅只是说一句,知行合一。

  就想要完成立言?

  这未免太过于儿戏。

  而且也不会得到天地认可。

  唯有自己真正明白之后,才能得天地认可,若自己都不明白,光是几句话,意义不大。

  抬头望去。

  星辰散乱,半月而立,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萧条袭来。

  “不可太过于执着。”

  “否则的话,我将深深困在其中,越困越深。”

  “我还需要沉淀,更多的沉淀,否则的话,强行去理解一些我无法理解的东西。”

  “反而是一种过错,对我的修行而言,不会是一件好事。”

  顾锦年喃喃自语。

  他其实比任何人都明白自己现在的状态。

  学习儒道至今,借助的都是先贤诗词,从而一鸣惊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自己做了太多事情,得到天地赐福,才成为了天地大儒。

  如若不是这样的话,自己现在最多就是个立言儒者罢了。

  换句话来说,有些拔苗助长了。

  而今,这些荣誉,化作了枷锁,让自己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这不是一件好事。

  儒道一脉,不能因为要成圣,而去成圣。

  明白。

  懂得。

  知晓。

  更加重要。

  想到这里,顾锦年也不再犹豫什么,他快步而行,施展神通。

  朝着稷下学宫赶去。

  他选择放下,并非是放弃,而是放下心中的执着。

  稷下学宫给予了他很大的压力,因为之前的种种,让顾锦年自己都有些错觉,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认为自己当真是天命之子。

  可这段时间的遭遇,让顾锦年不得不回首望去。

  自己一切成就,无非就是依靠诗词,依靠先贤的文章,以及一些思想。

  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多少。

  非要说的话,一口浩然气,可能就是自己仅有的东西,其余还有什么是属于自己的?

  此番稷下学宫,顾锦年已经选择放下了,他不奢求自己能创造什么新学。

  就当做是一场学习。

  学一些自己从未学过的东西,多与前辈们交流,好好沉淀自己一番。

  他不希望有人神化自己。

  也不希望自己被神化。

  抱着这样的念头,顾锦年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如此。

  翌日。

  金阳高照。

  东荒,通天峰。

  这里是东荒最高的山,稷下学宫,就在通天峰之上。

  而今日。

  顾锦年的身影,也出现在通天峰下。

  随着顾锦年的到来。

  一时之间,整个稷下学宫也在这一刻,彻底沸腾起来了。

  这几天来,不知道多少大儒都在吹捧顾锦年。

  赞美之声,可谓是层出不穷,甚至引来了一定的反感,但即便是反感,也没有人敢说什么,毕竟九成左右的大儒或者读书人,都支持着顾锦年。

  通天峰之下。

  顾锦年没有借助神通之力,而是一步一步攀登高峰。

  “顾锦年来了。”

  随着一道声音响起,稷下学宫无数大儒以最快速度,来到学宫之外等待着顾锦年。

  苏文景速度最快,直接来到学宫之外。

  “报!顾锦年已登上山腰,他在步行登峰。”

  声音响起。

  稷下学宫早就派人时刻关注顾锦年。

  这样的排场,古今往来有几人?

  数万读书人,聚集而来,人声鼎沸,他们来自各国,就是为了目睹一眼顾锦年的风采。

  “步行上峰?看样子锦年是在明悟大道啊。”

  “居然步行?这样的风采,古今罕见啊。”

  “不愧是顾锦年,后世之圣,连上山的方法都与众不同。”

  此时,人还未到,一些赞美之声便响起。

  人群当中,苏文景有些皱眉,只因这些人吹捧的太厉害了。

  可这毕竟是自己带的头,他不好说什么。

  大约两个时辰后,学宫读书人再度前来汇报。

  “报!顾锦年快接近山顶了。”

  听到接近山顶,数以万计的儒道读书人,包括各大势力派来的代表,更加激动。

  顾锦年。

  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这神洲大陆最为璀璨的名字。

  如一轮太阳一般,悬浮于天穹之上。

  哪怕是长云天这种人,也忍不住出来,想见一见顾锦年。

  而此时此刻。

  山路当中。

  正午的金阳,映照天地,顾锦年踩着斑驳阶梯,一步一步前行。

  他速度不慢,同时也在欣赏一切美景。

  或许是因为放下心中的执着,放下心中的枷锁,顾锦年的心情变得格外轻松。

  偶尔甚至会停下脚步,注视美景,欣赏人间之美好。

  一直临近傍晚,入黄昏之时。

  晚霞耀云,橘红色的云朵,在天际当中,显得格外的美。

  这种火烧云的现象,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去欣赏这人间之美。

  顾锦年微微一笑。

  这些日子心中的苦恼,心中的一切,也被这些美景冲淡。

  而后,半个时辰。

  顾锦年踏上山顶。

  看到了巍峨无比的稷下学宫。

  砖瓦晶莹剔透,学宫大气磅礴,宏伟无比,抬头望去,有星辰作伴,仿佛伸手便可触摸,文宫之中,也有琴音,更有读书人诵经之声。

  而数以万计的读书人,聚集在学宫入口左右。

  一双双的目光,再这一刻,全部落在了自己身上。

  感受到众人目光,顾锦年没有半点惊愕,反而是朝着学宫一拜。

  “吾乃顾锦年,前来赴邀稷下学宫。”

  顾锦年的声音响起。

  不卑不亢。

  而此时,一道身影自稷下学宫内疾驰而来,化作一道星光,来到顾锦年不远处。

  “我等参见院长。”

  一瞬间,稷下学宫的学生,纷纷出声,朝着老者一拜。

  此乃稷下学宫院长。

  两旁数以万计的读书人,也在这一刻忍不住惊叹。

  稷下学宫的院长,居然亲自出来迎接顾锦年,这样的排场,当今是古往今来罕见啊。

  要知道,即便是苏文景亲临,学宫院长也没有亲自出来迎接。

  可顾锦年却做到了。

  由此可见,顾锦年在稷下学宫心中到底有多重要。

  “见过后世之圣。”

  学宫院长出现,他面容之上,满是喜色,再见到顾锦年后,更是行大礼之。

  这让很多人惊愕。

  哪怕是顾锦年,都未曾想到稷下学宫的院长,会如此敬重自己。

  “先生客气。”

  “晚辈不敢当。”

  顾锦年没有托大,也回之以礼。

  然而,学宫院长起身摇了摇头,看向顾锦年道。

  “老夫于学宫几十载不出,可顾公之称,却如雷贯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仅此四言,让老夫敬佩不已。”

  “为百姓请命,整治贪官污吏。”

  “为白鹭府无辜孩童,怒斩官员。”

  “天灾之下,屈身立仙门,为借求雨符,心有浩然正气。”

  “顾公,虽你年幼,可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为生民请命,为苍生大道。”

  “老夫年长,可却只有虚名,对比顾公而言,老夫惭愧,这一拜是为顾公以往种种而拜,老夫认为,天下的读书人,都应当一拜。”

  学宫院长开口。

  他并非是因为顾锦年的虚名,也并非是来捧杀顾锦年,而是因为心中的正义,心中的浩然正气。

  因为顾锦年为民请命等等之事,才来一拜。

  不在乎顾锦年的身份,也不在乎顾锦年今日前来是做什么,见到顾锦年他必须要如此一拜。

  如此之大义,也让在场众人震撼。

  但仔细一想,这也合情合理,毕竟若无品德,怎可能成为稷下学宫的院长?

  “先生过誉了。”

  “晚辈只是凭心而行。”

  顾锦年出声,认真说道。

  “顾公大义。”

  后者没有多说,继续朝着顾锦年一拜,而这回顾锦年没有回礼,坦然接受。

  紧接着,学宫院长再度开口,引来一阵喧闹。

  “顾公。”

  “老夫有一事相求。”

  “还请顾公以此岳山景,赋诗一首,也好以此开启学术大会。”

  学宫院长开口,说完此话,他略显得有些不太好意思。

  世人都知晓,顾锦年诗词如神,而今他开口,请顾锦年赋诗一首。

  还真是稷下学宫占了些便宜。

  不过院长的想法众人也明白,眼下时辰也的确到了,稷下学宫的学术之争,本身就拖延了半年,今日子时一过,大会就应当要开始。

  现在请顾锦年赋诗一首,的确是一种雅致,同时也好开启盛会。

  听到这话。

  顾锦年稍稍一愣。

  不过他没有拒绝,而是缓缓走到悬崖边上,一眼望去,注视着这美景。

  通天峰之下,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

  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自然之美,汇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顾锦年微微一笑。

  而后缓缓开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顾锦年出声,他念出杜甫这首佳作,望岳。

  这首诗极为经典,而今放在此时此刻,同样的应景。

  这里乃是通天峰,本身就是东荒最高的山峰。

  立于此地,俯瞰着其余山峰,豪情满怀。

  随着诗词诵念而出。

  刹那间,一座座山峰,在这一刻,迸裂出无穷光芒,一种朦胧之美,自天边而来。

  稷下学宫内,更是钟声响起,荡人心神。

  山峰呼啸而来,吹皱顾锦年的衣衫,立于悬崖之边。

  豪情万丈。

  读书人的绝世,也在这一刻,被彰显的淋漓尽致。

  整个学宫,无数读书人也在这一刻,叹为观止。

  他们知晓,顾锦年诗词绝世,出口便是千古,可没有想到,事实当真如此。

  一些只听闻过顾锦年的人,本以为这只是传闻。

  而今日一见。

  却不曾想到,传闻还是有所保守啊。

  顾锦年的豪情。

  顾锦年的文人之风,使得在场所有人不由羡慕,发自内心的羡慕。

  一些大儒,再听完此诗之后,更是不由激动赞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