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以慈悲之名伤害百姓_天狼诀之偷天换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一章以慈悲之名伤害百姓

第(1/3)页

  在那远离尘世喧嚣,云雾缭绕的青山之中,怀隐寺宛如一颗遗世明珠,静静伫立。寺中香烟袅袅,梵音阵阵,听闻者皆道此处是修行的净土,慈悲的源泉。玄慧和尚,便是这怀隐寺中备受尊崇的高僧,他身披袈裟,手持念珠,面容祥和,口中常念着慈悲为怀,在信徒眼中,他仿若菩萨化身,普度众生。  然而,在这看似神圣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  怀隐寺所在之地,本是一片宁静祥和的村落,百姓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生活并不富裕,却也其乐融融。玄慧和尚来到此地后,开始宣扬佛法,百姓们纷纷被他的慈悲所感染,对他敬重有加。玄慧和尚时常教导百姓要放下嗔念,忍受苦难,他说这世间一切皆是因果轮回,唯有一心向佛,才能脱离苦海。  起初,百姓们对玄慧和尚的教诲深信不疑。村里有个叫阿福的年轻人,家中贫寒,父母年迈多病,生活的重担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他看着别人辛苦劳作却依然难以维持生计,心中渐渐生出了抱怨。玄慧和尚得知后,便找到阿福,对他说:“阿福,你莫要抱怨,这一切皆是你前世种下的因,今生才得此果。你只需潜心向佛,忍耐当下的苦难,来世定能享福。”  阿福听后,虽心中仍有疑惑,但出于对玄慧和尚的敬重,还是选择了默默忍受。  在那山水相依的清平镇,日子原本如潺潺溪流,平缓而宁静。镇民们春种秋收,以质朴的劳作换取生活的温饱,邻里间互帮互助,简单的日子里满是人间烟火的温情。镇外的青山之上,有一座名为怀隐寺的古刹,红墙青瓦在绿树掩映下,透着几分庄严肃穆。寺里的玄悲和尚,便是打破这份宁静,以花言巧语将百姓拖入困境之人。  玄悲初到怀隐寺时,一袭灰袍,面容清瘦却双目有神,逢人便双手合十,口称  “阿弥陀佛”,那慈悲的模样让清平镇的百姓们心生好感。他常常在镇中街巷走动,与百姓交谈,言语间满是对众生疾苦的关切。“这世间苦难皆因人心有贪嗔痴,若能一心向佛,便能寻得解脱之道。”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流入百姓们被生活琐碎填满的心中,让他们在困苦的日子里寻得了一丝精神寄托。  很快,玄悲在清平镇有了一众信徒。他开始在怀隐寺中开设讲经堂,每至讲经之日,寺内便挤满了前来聆听佛法的百姓。玄悲站在讲经台上,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将佛法讲得深入浅出,百姓们听得如痴如醉,对他的崇敬之情愈发深厚。在他的讲述中,佛国净土是那般美好,没有饥饿、病痛与忧愁,只要虔诚礼佛,死后便能往生。  随着时间推移,玄悲觉得仅仅依靠讲经布道获取百姓的尊崇还远远不够,他的心中悄然滋生出了更为贪婪的念头。他看中了清平镇百姓辛勤开垦的肥沃土地,以及他们辛苦积攒下来的那一点点财富。于是,他开始编造各种理由,试图从百姓手中骗取这些。  一日,玄悲在讲经时,神色凝重,一脸悲悯地对众人说道:“近日我在禅定中,佛祖托梦于我。佛祖言,这世间将有大灾降临,唯有修建一座宏伟的佛像,供奉于怀隐寺中,方能庇佑一方百姓,消弭灾祸。”  百姓们听闻此言,顿时惶恐不安,纷纷询问该如何是好。玄悲见状,心中暗自得意,口中却缓缓说道:“修建佛像需耗费大量钱财与人力,这便需要各位施主齐心协力,慷慨解囊。每一份善款,每一滴汗水,皆是为自己和家人积攒福报。”  百姓们虽生活并不富裕,但在对灾祸的恐惧和对福报的期盼之下,纷纷决定捐出自己的积蓄。有的拿出了家中多年积攒的铜钱,有的变卖了家中仅有的几件值钱物件,甚至有的农户,咬咬牙,将自己辛苦耕种的土地也划出了一部分捐给了怀隐寺,只为能在这场不知何时会来的  “大灾”  中寻得一丝安宁。阿福便是其中之一,他本想着用积攒许久的钱为年迈多病的母亲请个好大夫,可听了玄悲的话后,犹豫再三,还是将钱捐了出去。“若真能消灾,母亲的病或许也能好起来。”  阿福在心中这样安慰自己。  佛像的修建工程很快便开始了。玄悲以监督工程为由,从百姓中挑选了许多年轻力壮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