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一章以慈悲之名伤害百姓
第(2/3)页
男子,让他们每日在寺中劳作。这些男子本是家中的顶梁柱,如今却被整日困在寺里,家中的田地无人耕种,家务无人操持。而玄悲对此却视而不见,他每日穿梭于施工现场,口中念念有词,看似在为工程祈福,实则在盘算着如何从这工程中谋取更多私利。 随着钱财和土地不断流入怀隐寺,玄悲的生活却愈发奢靡起来。他不再身着那身朴素的灰袍,而是换上了华丽的锦缎袈裟;饮食也从简单的素食变为了山珍海味。他还在寺中修建了奢华的禅房,屋内摆满了从百姓手中巧取豪夺而来的珍贵字画和精美器物。然而,这些变化并未引起百姓们的警觉,他们依旧沉浸在玄悲编织的 “福报” 美梦中。 在修建佛像的过程中,玄悲又想出了新的敛财手段。他告诉百姓,佛像的每一块砖石都蕴含着佛力,只要出钱购买,将其供奉在家中,便可保全家平安。百姓们信以为真,纷纷掏钱购买。一时间,怀隐寺内砖石买卖火爆,玄悲则在幕后数着钱财,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所谓的 “大灾” 并未降临,而百姓们的生活却愈发艰难。田地因无人耕种而荒芜,家中钱财因捐献给寺庙而所剩无几,许多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深渊。阿福的母亲病情愈发严重,可他却再也拿不出钱为母亲治病。看着母亲日渐消瘦的面容,阿福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疑惑。 此时,清平镇上来了一位云游的高僧,法号慧明。慧明高僧见清平镇百姓生活困苦,心中不免疑惑。在与百姓的交谈中,他听闻了玄悲的种种行径,心中顿时明白,这一切皆是玄悲的伪善之举在作祟。 慧明决定揭穿玄悲的真面目。他来到怀隐寺,要求与玄悲一同讲经。玄悲虽心中有些不安,但碍于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还是答应了下来。讲经当日,寺庙内再次挤满了百姓。慧明高僧先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佛法的真谛,告诉百姓真正的佛法是教人向善、助人解困,而非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而后,他话锋一转,直指玄悲的恶行。 “玄悲,你打着佛法的旗号,欺骗百姓钱财,让他们生活陷入困境,这岂是佛门弟子所为?你口口声声说修建佛像能消灾祈福,可如今佛像未建成,百姓却已苦不堪言。你身着华丽袈裟,享用珍馐美馔,却不顾百姓死活,这与那贪婪的恶徒有何区别?” 慧明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刺向玄悲的内心。 玄悲脸色惨白,试图辩解,可面对慧明高僧有理有据的指责,他的话语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百姓们听了慧明的话,如梦初醒,纷纷对玄悲投去愤怒的目光。他们想起自己为了所谓的 “福报”,捐出钱财、土地,荒废了田地,却换来如今的困苦生活,心中满是悔恨与愤怒。 在百姓的质问声中,玄悲终于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他泪流满面,口中念着 “阿弥陀佛”,可此时的忏悔,已无法弥补他给百姓带来的伤害。 事后,清平镇的百姓们开始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他们收回了被玄悲骗走的土地,努力耕种,让荒芜的田地重新焕发生机。而怀隐寺,也在百姓们的监督下,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清净。玄悲则被逐出了怀隐寺,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场由玄悲的花言巧语引发的风波,让清平镇的百姓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莫要轻信那些打着善良旗号的伪善之人,真正的善良应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而非空洞的言辞。同时,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原本平淡却真实的生活,不再被虚幻的 “福报” 所迷惑。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村里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百姓们对佛法的虔诚而有所改善。相反,随着怀隐寺的香火越来越旺,玄慧和尚的名声越来越大,一些问题却悄然浮现。 为了扩建寺庙,玄慧和尚开始号召百姓们捐出土地和钱财。他说这是为了弘扬佛法,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佛法的庇佑。百姓们虽然生活艰难,但想到是为了佛祖,为了自己的来世,纷纷慷慨解囊。阿福家也不例外,他们拿出了仅有的一点积蓄,还让出了家中一块肥沃的土地。然而,寺庙扩建后,百姓们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福报,他们的生活依旧困苦不堪。 不仅如此,玄慧和尚还制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