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五章恨铁不成钢
第(2/3)页
复了那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心里还嘀咕着:不就是说几句大话,活跃下气氛,何必如此较真。
如此行径,自然引得不少人对他心生厌烦。在学堂求学时,同窗们起初听闻他是李泌之子,都想与他结交,可相处下来,发现他整日大话不断,渐渐都与他疏远。夫子也多次因为他扰乱课堂秩序、吹嘘课业而对他加以惩戒,不是罚站就是打手板,可李龙吉却仿若顽石,依旧我行我素,丝毫不知悔改。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大唐边境突发战事,吐蕃大军来势汹汹,连克数城,一时间边疆告急,百姓生灵涂炭。朝廷紧急征兵,李龙吉听闻消息,心中涌起一股热血。他虽平日里大话连篇,可心底深处终究有着一份家国情怀,望着征兵榜文,他第一次沉默良久,没有了往日的夸夸其谈。
回到家中,李龙吉找到父亲,一脸严肃地说道:“父亲,我想从军,前往边疆抗击吐蕃。” 李泌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惊讶与疑惑,他深知儿子平日里的脾性,担心他只是一时冲动,便开口问道:“你可知战场凶险,这可不是儿戏,你能行吗?” 李龙吉挺了挺胸膛,目光坚定,大声回道:“父亲,往日孩儿不懂事,说了许多大话,让您蒙羞。如今国难当头,我定当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绝不再是那个只会吹嘘的无能之辈。”
见儿子言辞恳切,李泌心中一动,他决定给李龙吉这个机会,或许战场的磨砺能让他真正成长。于是,李龙吉告别家人,身着戎装,随着大军奔赴边疆。
初到战场,李龙吉才真切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四周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战友们的鲜血溅在他脸上,让他瞬间从那个爱说大话的公子哥清醒过来。第一次冲锋,他紧紧握着手中的长枪,双腿却忍不住颤抖,身旁的老兵看出他的胆怯,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别怕,小子,跟着我!” 李龙吉咬咬牙,跟随着队伍向前冲去。
在一场惨烈的守城战中,吐蕃军攻势如潮,眼看城门就要被攻破。李龙吉望着城墙上不断攀爬上来的敌军,心中一横,摒弃了所有恐惧,大声呼喊:“兄弟们,今日便是生死存亡之际,我们绝不能让吐蕃蛮子踏进城门一步!” 说着,他挥舞长枪,冲在最前面,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大话连篇的李龙吉,而是真正为了家国、为了身后百姓而战的勇士。
激战数日,李龙吉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与逐渐磨炼出的战斗技巧,多次立下战功。他身上伤痕累累,却从未有过退缩之意。消息传回长安,李泌老泪纵横,他为儿子的成长感到欣慰,也为自己当初的决定庆幸。
战后,李龙吉回到长安,整个人脱胎换骨。他不再像从前那般大话连篇,而是变得沉稳内敛,言行间尽显谦逊。昔日的好友们再见他时,都惊讶于他的变化,而李龙吉只是微笑着,眼中透着历经沧桑后的淡然。
朝堂之上,皇帝听闻他的事迹,当众嘉奖。李龙吉跪地谢恩,说道:“陛下,臣昔日年少无知,多有荒唐言行,幸得战场磨砺,方知责任之重。今愿将余生献于大唐,为社稷安宁鞠躬尽瘁。” 从此,李龙吉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蜕变,在朝堂与江湖中重新赢得尊重,他的故事也成为长安城中人们口口相传的传奇,时刻警醒着后人:莫要以大话虚度光阴,唯有实干方能成就人生。
随着岁月流逝,李龙吉在仕途上稳步前行,他将自己在战场上学到的坚韧、在过往荒唐岁月中领悟的人心,都融入到政务处理之中。面对民生疾苦,他亲力亲为,组织赈灾、兴修水利;面对朝堂纷争,他秉持公正,不偏不倚化解矛盾。曾经的大话连篇,成为他年少轻狂的注脚,而如今的他,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李泌家族的声名在大唐历史长河中继续闪耀。
在他晚年,时常会有晚辈前来请教人生之道,李龙吉总会微笑着讲述自己的故事,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人生之路,贵在脚踏实地,莫学我当年大话连篇,错失诸多良机。唯有以真心、实干面对世间万物,方能不负此生。” 他的话语,如同点点繁星,照亮着后来人前行的道路,让那段从荒诞到成长的过往,成为激励大唐后辈奋进的精神力量。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李龙吉渐渐步入了青春叛逆期,外界的诱惑如潮水般向他涌来。长安作为大唐的都城,繁华喧嚣,市井之间有着各种新奇玩意儿和玩乐之所。李龙吉结识了一些富家子弟,他们整日斗鸡走狗、出入酒楼瓦肆,尽情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起初,李龙吉还只是偶尔参与,心中尚有学业与父亲教诲的羁绊,但在同伴的不断怂恿下,他愈发沉迷其中,开始频繁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