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二章说好不战却要战
第(2/3)页
活的行为。
于是,赫连霄在暗中联络了一些对现状不满的贵族,密谋政变。他们在都城的各个角落散布谣言,称赫连拓的对外政策会将玄冥拖入战争的深渊,让百姓生灵涂炭。这些谣言如病毒般迅速传播,一时间,玄冥国内人心惶惶。
赫连拓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他立刻调遣亲信部队,对赫连霄的反叛势力进行镇压。在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中,赫连拓展现出了他的果敢与决绝。他亲自率军冲入叛军的据点,手刃了数名叛将,吓得其余叛军纷纷缴械投降。赫连霄见大势已去,企图逃跑,却被赫连拓的部下生擒。
经此一役,赫连拓虽然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但也意识到国内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他明白,若要实现对外扩张的野心,必须先安抚好国内的百姓,解决内部的矛盾。
于是,赫连拓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下令减免受灾地区百姓的赋税,组织人力开垦新的农田,试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他还加强了对文化教育的投入,邀请各地的学者前来玄冥讲学,培养本国的人才。这些举措逐渐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和支持,国内的局势也趋于稳定。
但赫连拓对外扩张的野心从未熄灭。随着国内局势的好转,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北唐。此时,北唐边境的一处矿产资源引起了他的关注。据探子回报,那处矿产蕴含着丰富的铁和铜,对于打造兵器、发展军事工业至关重要。赫连拓心想,若能将这片矿产据为己有,玄冥的军事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他再次召集谋士和将领商议对策。宇文述提出,可先向北唐提出共同开发矿产的建议,若北唐拒绝,便以此为借口,挑起事端,发动战争。赫连拓微微点头,觉得此计可行。
于是,乌鲁克再次踏上前往北唐的征程。这一次,他带着详细的矿产开发合作方案,试图说服北唐。然而,北唐朝堂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虽然部分大臣对合作持开放态度,但老将王猛坚决反对,认为这是玄冥的阴谋,不能让其得逞。最终,北唐拒绝了玄冥的提议。
赫连拓得到消息后,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开始调兵遣将。他任命拓跋烈为先锋,率领精锐铁骑向边境进发,准备给北唐一个下马威。同时,他还派宇文述前往边境,与拓跋烈协同作战,制定作战策略。
北唐这边,察觉到玄冥的异动后,也迅速做出反应。李逸风任命王猛为统帅,率军抵御玄冥的进攻。两国军队在边境线上对峙,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
就在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赫连拓却突然收到国内的紧急情报 —— 玄冥境内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暴雪肆虐,大量牲畜冻死,粮食减产,百姓又陷入了饥荒之中。这一消息让赫连拓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若此时开战,国内百姓将雪上加霜;若退兵,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还可能被北唐视为软弱可欺。
赫连拓陷入了沉思,他的野心在现实面前受到了重创。但他骨子里的倔强和不甘让他不愿轻易放弃。他一方面命令拓跋烈在边境按兵不动,稳住局势;另一方面,他决定再次尝试与北唐议和,寻求解决之道。
乌鲁克第三次被派往北唐,这一次,他带着赫连拓的亲笔信,信中诚恳地说明了玄冥国内的困境,以及赫连拓希望和平解决问题的意愿。李逸风收到信后,召集大臣商议。林若鸿主张抓住这个机会,帮助玄冥度过难关,以换取长久的和平;王猛虽心有疑虑,但也明白此时开战并非明智之举。
最终,北唐决定向玄冥提供一定的粮食援助,同时双方重新开启谈判,商讨共同开发矿产以及其他合作事宜。赫连拓得知这个结果后,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的野心暂时受到了遏制,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他暗自发誓,只要玄冥有一天强大起来,他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抱负,让玄冥成为这片大陆的霸主。
而在玄冥国内,同样矛盾重重。赫连拓的亲弟弟赫连霄,一直觊觎王位,暗中勾结部分心怀不轨的贵族,对赫连拓与北唐议和极为不满。他在密室里,对着一群心腹低声咆哮:“大哥这是糊涂啊!与北唐合作,日后我玄冥岂不是处处受制于人?我们必须想办法破坏这议和,必要时,取而代之。”
此时,负责与北唐对接议和事务的玄冥使者乌鲁克,正满心欢喜地筹备着下一次会面。他深知和平对于两国的意义,一路奔波,回到玄冥都城后,连家都未回,便直奔王宫,向赫连拓禀报最新的谈判成果:“国主,北唐那边已答应在矿产开发上多让几分利,还愿意提供技术支持,助我们提炼矿石,这可是千载难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