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史(完整)_我的朋友一点都不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万历史(完整)

第(2/3)页

他们还带回了西方的许多精英和贵族,这些人都是为了躲避欧洲战火。作为西方上流社会的人群,他们也带来西方独特的知识和技术,许多珍贵的书籍和先进的器械被带来。

  这一年被史学家们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相遇的一年,是文化激烈碰撞的一年,这一年各种奇特的思想冲击了明朝人民传统的思想。

  “世界是一个球体,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这是1583年最让人颠覆三观的问题。

  这一年被后世称为“第一次思想解放”,其意义深远能影响至今。

  而之后更是出现了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等科学巨人,以及朱载堉、李之藻、王征等众多科学家。

  文化界也出了李贽等大思想家,徐谓和董其昌等顶级书画家,戏剧家汤显祖等。

  他们都是在新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杰出学者。

  后世普遍认为1583年——1593年,这十年是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几乎可以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媲美。

  历史泰斗——范季林曾公开发言:“万历时代是张居正父子的舞台,没有他们,当时那个腐朽的王朝最后一定走向灭亡,绝对不会有后来的三次“思想解放”,这奠定了如今我们科技的基础和世界上的地位。就算那群跳梁小丑怎么折腾,张简修的功绩仍是不可磨灭的。”

  也有人这样感叹:“张氏家族,满门杰才。最为出众的便是张简修,他是从头到尾一直带领明朝从没落走向辉煌,纵观之前的历史,这绝对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尤其是我们从现代的眼光看待这段历史,我们更清楚当时的张简修究竟做出了多么划时代的举动和。论维新改革,他可谓是有史以来第一人。当然他也是历史中功高震主,被封为异姓王后善始善终的第一人。”

  ☆。

  1592年——1600年(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万历著名的三大征正式打响,这三大战争完全巩固了明朝的实力,同时还占据了大片土地,让明朝更是蓬勃发展。

  宁夏之役。

  万历二十年,鞑靼和女真侵犯边疆,宁夏将领哱拜叛乱。

  朝廷震怒,派李如松等将领率二十万军队平乱。

  次年,哱拜被杀,宁夏叛军也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但与边疆的鞑子女真仍僵持不下。

  万历二十三年,张简修出兵支援。

  直至二十六年,鞑靼和女真彻底战败,大片土地被明朝占领,极大地扩充了大明王朝的版图。

  大部分人投降归于大明,小部分人逃亡到极北之地,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

  朝鲜之役。

  万历二十年,掌握日本大权的丰臣秀吉率领大军进攻朝鲜。

  在这种形势下,明朝应朝鲜之请,出兵援朝。

  但援军兵力少,地理不熟,最后失败而归。

  明朝得败讯后,命张简修为定国大将军,让他率领十五万大军援助朝鲜。

  张简修兵发两路,一路直奔朝鲜,另一路准备从后方截断日本的海上补给,同时一支海军也悄悄出发。

  这场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两年,其中张简修训练多年的火枪队和火炮大放异彩。

  日本的二十万大军被歼灭十二万,俘虏五万,剩余的三万人败退投降。

  在日本的投降条约中,有一条非常有意思,上面写着让天皇唯一的女儿嫁给张简修。

  而丰成秀吉也在这场战争中被击杀,德川家康趁机夺取日本国内的兵权,其他贼心不死的家族也趁势崛起,日本再次陷入战国时期。

  播州之役。

  万历二十六年,播州叛军为祸,明朝出兵剿除。

  次年叛军被灭,其中也有一些家族被冠以叛军之名贬谪发配,或者抄家灭族。

  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三大征正式结束,为了纪念在三大战役死去的十几万军人,明神宗分别在这三个地方建立烈士纪念碑。

  至此大明几乎扫除内外所有障碍,张简修的改革开始把大明带向了鼎盛时期,从此开启了“万历盛世”。

  在后世的历史书中,万历时期被称为“大变革时期”,大变革时期也被史学家们分为“革新时期”、“变革时期”和最后的“顶峰时期”。三大战役的结束标志着明朝正式进入“变革时期”,从此明朝每天都日新月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

  同样也发生于万历三大征时期,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张简修的军队在几年休养生息与发展后,出兵进军日本。

  为了防止出现元朝“神风”事件,此次张简修的军队准备异常充分,陆战,海战,后勤,补给,维修,守卫都万无一失。

  由于朝鲜一役日本大量的精锐士兵败亡,还签署了不平等条约,再加上这四年的内乱,日本不论是财力、物力、人力都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一年后张简修就占领了日本,几乎所有残留的家族都向他俯首称雄。

  日本普通老百姓对张简修发自真心的感激,因为他们认为是张简修把他们从民不聊生的战乱中解救出来,要知道当时许多地方哀鸿遍野,饿殍载道,简直如同人间地狱。

  尤其是在张简修占领的地方,他都实施“开粮兴农”“入户赐姓”,老百姓不仅从张简修那里得到了新式农业技术,而且大家都获得了自己的姓氏,这让他们对张简修的归属感更加强烈。

  其中还有许多分化和收复日本人民的政策,这里就暂且不一一提了。(才不是懒得想呢)

  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出征日本的第二年,张简修开始统治管理日本,他在这未被儒家文化完全侵蚀的海外之地实施新式教育。

  这里的新式教育比在明朝实行的更为彻底,也更为新奇。

  他把学院的教育分为人文,格物,化学,数理,哲学,天文,地理,历史等各门课程,供学生自行选择。

  同时他还广开言论,实行言论自由,许多报纸纷纷在日本成立。

  也是在这段时期,张简修在日本犯下一个让后人谴责不断的罪行,永远被人诟病的污点,这也成为许多专家说他嗜杀成性、残暴无道的有力证据。

  在统一日本不久后,张简修以“为万世之利”为由,强行押送有不臣之心的人和相貌丑陋之辈出征海外,为日本开拓更多领土。

  因为日本常年发生地震,所以要去寻找其他适合人居住的海岛或者领土。

  后世统计,在这场被誉为“万世圣战”的海外战争,死者高达数十万,至今从遗留下的古籍也未能查出详细人数,许多现代史学家们认为这是一场异常残酷的出征,大量的日本人死于海上的疾病,化外之地的瘴气,水土不服等,而不是与当地原住民的开疆拓土之战。

  虽死亡人数无法计量,但确实成功开拓了大量岛屿,在明朝“顶峰时期”北至萨哈林州,南至菲律宾都归入了明朝版图。

  因为常年的战争与这次“万世圣战”,日本男女比例彻底失衡,达到1比13,所以张简修鼓励明朝和日本通婚,同时还鼓励生育,每生下一个孩子,就补贴这个家庭红利。

  在政策、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