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史(完整)_我的朋友一点都不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万历史(完整)

第(3/3)页

化、军事的侵蚀下,几十年后的日本早就没有了反抗之心,她完全把自己当成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后来他们更是把这次被明朝收复当成是回归母亲的怀抱,把回归之前称为“迷失时代”。

  在如今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关于日本“迷失时代”的各类问题重新被热议,引发网上许多学者和网民的争论。

  日本到底是不是中华文明的种子?

  从现代日本人和“万世圣战”前的古日本人的基因图谱看,现在没有真正的日本人了?

  与内地相比,日本省的历史古迹保留更为完好,许多明朝时期留下的宫殿楼宇等至今尚存,明朝和近代价值连城的文物古迹、书籍壁画,现在仍留存于博物馆和图书馆中。

  有一句话在学术界最为有名,想要领略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还是去日本省吧。

  (此日本,非彼日本,切勿代入。)

  ☆。

  1600年,张简修娶当时天皇的女儿,即日本的大公主为二夫人。次年,明神宗授予张简修的二夫人为日本女皇,七十三岁张居正带着家族开始迁移日本。

  1602年(万历三十年),在统治日本两年后,张简修被封为“定国王”,从此日本彻底沦为了张氏家族的属地。

  这一惊人的封赏让当时各个官员瞠目结舌,谣言嫉妒四起,好在改革派当政,张简修又是改革派执掌牛耳之人,很快就控制住了舆论。

  对皇帝英明的赞扬盖过了张简修的风头,称他是“中兴明主”“千古一帝”等等,还称将万古流芳,成为千古美谈与佳话。

  在史学书中,对此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大家都各抒己见,不服他人。

  要知道,当时的明朝自开国以后,再也没有人被封为异姓王,更何况还让张简修的二夫人成为日本女皇,这等于把整个日本交于张简修之手。

  明神宗到底是出何考虑?

  1612年(万历四十年),自从被封为“定国王”已过去十年。在这十年里,张简修往返于朝廷与日本之间,就任内阁首辅与日本亲王之职。

  大陆和日本到处日新月异,各种改革政策被实施,老百姓人人都能感受到生活越来越富足。

  大航海时代自1583年重启,到现在经过了29年,明朝现在已经彻底成为海上贸易的中心,甚至是世界的中心,是所有海上贸易者的圣地。

  在沿海地区,到处都能看到金发碧眸,或棕发深瞳等异人,也有许多教会建立于此。

  因为这些异人的到来,也引发了许多关于人种的问题,和部分上流人士的歧视问题等等。

  在这十年里,太多新奇事物的出现和发展,社会的秩序曾发生一次大动荡,史称“七月之变”。

  后在张简修的协力下,开始正式建立完整的法律制度,留下被誉为“现代法律始祖”的万历法典,以依法治国为主旨。

  还多太多太多的变化与改革,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

  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六十岁的张简修功成身退,休养生息于日本,明神宗追封“国之太傅”。

  在天津海港乘船离别时,万千学子与门徒躬身相送,向这位把自己献给明朝伟大复兴的老先生致以敬意。

  至此,这被后世称为“变革时期”的二十年正式结束,下面明朝步入短暂的“顶峰时期”。

  而之后却是一段可怕的灾难,谁也没想到从此中华一蹶不起,直至1900年才重新回到世界之巅。

  同年,明神宗传位给长子朱常洛,于后殿养老。朱常洛曾在张简修门下学习过一些时日,他深刻明白现在自己最重要的责任就是维持改革政策的发展。

  因此在这段“顶峰时期”出现的改革措施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对曾经改革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这些年里,过去种下的改革种子开始发芽,赐予了整个大明王朝新生,甚至是整个中华民族新生。

  各个领域百花齐放,到处是一片繁荣的景况。

  张简修就算身在日本,大陆的所有学子都尊称为张老先生,人人都以张简修早年的《改革论》一书为行动准则,在文坛和政坛也都是精神领袖。

  他注定要成为这个时代最辉煌的人,他的名字也永远留在历史上供后人瞻仰。

  后世的历史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定论:就像研究地质学的一定要涉及地震,研究历史的一定要涉及张简修。

  其他经济、金融、哲学、政治等等领域的人,有时也不免需要涉及到张简修。

  这是因为他在晚年写出的三部皇皇巨著《国论说》《资本论》《论中华》与早年的《改革论》,至今影响中华联邦与世界。

  后世明朝的史学家都万分好奇,张简修晚年面对明朝的再次衰败会作何感想。

  他在这个国家付出了毕生心血,重新创造出了复兴之势,但最后在他死前,明朝却再次衰败,陷于阉党与奸臣的掌控之中。

  或许他会如他的那句话般洒脱。

  我只是一个播下种子的人。

  ☆。

  1624年,明神宗驾崩。一年后,明光宗朱常洛驾崩,举国哀悼。几年前明光宗就患重病,多次服用仙丹,死前曾食一枚红丸,朝廷大臣认为红丸是致皇帝暴毙的罪魁祸首。

  随后由皇太子明熹宗朱由校即位,熹宗好木工,有木工皇帝之称,即位之后不理朝政,魏忠贤等人擅权,朝政日益败坏。

  曾经被张简修镇压的几个世家大族重新复起,与魏忠贤等宦官合作,排除异己,妄图掌控朝廷,但遭到改革派强烈反抗。

  明熹宗即位年幼,权力逐渐被客氏与魏忠贤把持,之后更是擅权弄政,厂卫横行。

  在宦官与奸臣干涉下,改革派在朝廷一个个倒台,流放边野。

  大量改革措施被废除,张简修也被冠上“妖言惑语”的名号,重新恢复尊孔复古与苛捐杂税。

  明光宗时期,张简修的书籍被统治阶级严禁民间流传,焚烧殆尽,只要是关于改革的只言片语,也被严格禁止。

  一旦发现,轻则权杖四十,重则抄家入狱。

  这便是被后世称为“文字。狱”的雏形,至此党争不断,朝廷彻底沦为执政党的权力工具。

  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大量知识分子流亡日本,其中不乏各个领域惊才绝艳的人物,再加上在日本舆论自由,许多没能在大陆传播的知识与体系在日本迅速成长。

  许多文物和古宝为了防止破坏,也都外流到日本。日后这里更是被誉为“自由思想的净土”,百家争鸣,舆论自由,是知识分子的圣地。

  1652年,明朝农民起义,各地揭竿而起。李自成攻入北京,京师失陷,天子殉国。

  大明宗室与文武大臣辗转向南,建立南明。后金军南下入关,击败李自成与南明政权。

  1668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南明灭亡。

  至此,长达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灭亡。

  有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